第13部分(第2/4 页)
度却是这些太监看没人重视那里自作主张了。
宁涵知道庄皇后已死,如今十一的性命应该无忧,于是只告诉十一他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健在还是一国之王,并有许多兄弟姐妹,让他住在那里并不是父母所为。十一听了并无多大表情起伏,只是靠着宁涵缄默不语。宁涵让十一和其他兄弟姐妹们一起学习和说笑,一心想让他渐渐快乐起来。其他人虽然诧异死而复生的兄弟,但是皇室子弟大多敏感谨慎加上信服宁涵,都一一答应暂不外传。宁涵看着几天来在掬心斋好吃好睡的十一天天笑容满面,脸色也开始红润起来,慢慢地会和其他人交谈几句,不再象第一二天那样依着宁涵怯生生地不发一言。她心中叹了口气,昭帝那里还不知道怎么去回这件事?回了后会有什么反应,对十一是好是坏都是个未知数啊!
第二十四章 小美人鱼(一)
宁国昭帝萧臻早已年过半百;膝下子女虽众多,但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近来几位小皇子的太傅几次向他提及,皇子们时常请假,但是教他们的功课却回答得很是圆满,还有独到的见解叫人诧异,不知是何缘故?昭帝本欲招齐他们询问一番,可近来朝中却有不少事情发生,致使他暂时把这事放在脑后。
朝中有忧有喜,忧的是良威城一带几地俱是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而宁国境内最近多了个杀手组织,短短几十日竟有五名官员和三名富绅被杀,无一捉到凶手,弄得人心惶惶。喜的是最喜爱的三子从乌孙边境凯旋归来,今日就到朝阳。想起自己最喜爱的儿子,昭帝也不由在心中叹息:自从爱妃莹妃故去后,在外十年才回宫的萧天璟变得沉默寡言,对自己也没了以往的亲热,待父如待王,有礼却疏远,还年年请兵东征西讨。自从去年在边境大败乌孙国后,听闻他负伤,急急传诏让他返京,不知何故却一直不肯。多次传诏又派遣御医去边境,时隔一年才等来了他们班师回朝。
昭帝想起往事,总觉得心中对爱子有些愧意,现在率领文武百官在禁宫门口亲自迎接,希望也能稍稍缓和些父子关系。正在思忖间,已有人来报:三位皇子率领铁骑军已经到了。随着威沉的马蹄声,脚下大地微微震颤,长街的尽头闪出一队整齐的骑兵。步法沉稳,旗帜鲜明,当前三员大将俱是身着白衣银甲,身后骑兵却是玄衣玄甲,虽然人数上万,却没有一丝纷乱,叫人感叹领军者练兵之精,治军之严。
骑兵们齐齐勒住缰绳,甩鞍下马,拜倒在地,齐声叫道:“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上万人整齐洪亮的声音回荡在禁宫外,叫人心神一振。昭帝喜形于色上前拉起三个儿子,一一看去,连声说道:“璟儿伤全愈了吧,人瘦了些,回来一定要好好休养调息些日子。”一旁的九皇子早朗声笑道:“父王放心,这回定让二哥在京中多留着时日!”萧天璟却只是淡淡点头答应。昭帝转身带着三个儿子踏进宫去,一旁的左相庄维明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太子,也跟着去了。太子萧天瑄斯文俊雅的脸上仍带着一惯沉稳的笑容,仿佛眼前这一切并不代表什么,随后缓缓跟去。六皇子萧天琉不等太子起步已经跟在三位兄弟后面,而剩下的三皇子萧天珉和五皇子萧天琪交换了个眼色才施施然地跟上去。
兴高采烈的昭帝早早散了朝议,带着几个儿子换过常服登上了落日湖上的画舫。画舫中九皇子飞扬地笑说着这一年来的战绩或是趣事,其他兄弟也凑几句热闹,只有萧天璟一脸漠然望着船外默不作声。八皇子萧天琛知道他的心事暗暗叹息正要上前,突然萧天璟站起身对昭帝说道:“儿臣想到掬心斋一趟。”众人往船外一看,果然看到岸边竹林掩映中的掬心斋。昭帝知道萧天璟一向爱惜自己母亲留下的书籍遗物,这么多时日不见必定想念,于是吩咐宫人把画舫往掬心斋后的码头开去。一边想起几个小儿女经他同意时常在掬心斋中借阅书籍,又让内务总管梁福找人整理,笑道:“璟儿,你这些日子不在,你的弟弟妹妹们时常在楼中借你母妃的书看呢!朕命人好好整理了一番,如今正好去看看。”
众人鱼贯地上了岸,还未走近,却听到掬心斋中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众人一愣,走近一看,透过一楼的雕花窗棂间隐隐约约看到几位小皇子公主们坐在各自的书桌后开心地笑着,桌子前方站了一个身穿宫女服饰的女子。随行的总管太监梁福正要上前叫喊,昭帝手一摆止住了他,轻声说道:“先听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众人于是不发一言,俱站在窗边安静地听起来。
只听楼内那宫女说道:“好了,大家对太傅的问题还有什么疑问吗?”“没有了,你一解说都懂了。”众人认得是十二的声音。接着又听十五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