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城曰北平(第1/2 页)
派熊大带10名骑兵回部落求援,人员,工具,肉干,鱼干,多多益善。并写了一封信,讲明这里已经进入农耕文明,到处都是耕地和部落。并把自己决定在这里建城的想法告诉了家里,希望家里各镇把闲置人员都派过来。
部落将作为祖地永久保存,不会放弃,那里是家,是根。各镇生产生活不能因抽人产生影响。把年轻未婚的通通派出来,外面有更宽阔的舞台
为了加强两地联系,部落农闲时,派人修路,但不要影响种地。
两个月后,1千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青年男女,携带各种铜铁工具及米面肉盐到达。
因为大量水车的投入,节省下来的劳力全部加入到建设大军中。
因为赶时间,金谷镇的房屋全部是那种大通炕。能居住五百人的时候,被秦卫国叫停。所有富余人员征调到田部落准备建城,名字秦卫国都想好了:北平城。
规划是一件大事,秦卫国闭门画图,流水不在身边,只能让明月当参谋。
主城府先不建,为了安置民众,先建居民区,人人有住所才能安心搞建设。现在建好的房子算一个居民区,其他还需留出以后发展的位置。
经过七八天的思考,这里居民区全部采取分户方式,一栋五户,一栋五十米长,五米宽。
主城府长宽各百米,同时作为办公区。留下交易区和学校军营工厂等职能区后,大部分作为居民区。
城内有街道,有给排水,有公厕。当然这些都是规划。所谓规划就是留出位置即可。不能犯拆了建,建了再扒的错误。
人多力量大,又是同时施工,房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栋栋出现在眼前。房子不怕多,闷头就是建,后来脱胚供不上进度,秦卫国又教大家夯土建房。
秦卫国的目标是冬天所有人住进房子,所以现在只建房不搭炕。反正这里的冬天已经不那么冷了,冬天下的也是小雪。
按秦卫国要求,石灰被不停地运过来。
考虑到路途遥远,秦卫国又四去寻找能烧出来石灰的石头。
秋天终于还是来了,收获喜悦的时候也到了。因为水车的使用,小麦或谷子都比往年饱满,产量明显大幅提高。
前面收完地,一把火之后,牛拉着犁就开始翻地,至于肥,想多了。人拉那点玩意杯水车薪。
无论金谷镇还是北平城到处都是农忙的景象。因为要屯粮,秦卫国后世的那种粮屯。有编织席的也有木箱的,为防潮都是悬空架起的。
谷草和麦秸都被用车运回北平城。
颗粒归仓后,除了耕田的人,所有人又利用冬天来临之前,抢进度建房。周边的森林被成片伐掉,有用的用于建设,没用的留做干柴过冬。
冬天如期而至。男人们纷纷外出找石头和伐木。女人们在老秦人带领下学习纺线织布,编制工具。心灵手巧的男子被分配到木匠队学习木工技术。秦穆200人的队伍都不够用,哪哪都是木匠活。
整个北平城里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牲口当两牲口用。
孩子都被送到金谷镇了,因为金谷镇的男人都被抽调过来了。
部落传来消息,大丰收。各镇都忙着生产,只为有力支援前面。
转眼,冬天过去。秦卫国勘察一下地形,决定在上游取土建设城墙,挖出的大坑最后充当水库用,为北平城供水。以后再修道匣门口,用出口连接河流下游,水大泄洪用。
地一化透,北平开始挖地基,先是一面墙两头带个拐弯,就是墙角要一体化。
开工那天当大家看到脚下两米宽的地基时,都惊呆了。完全越出认知。尤其是原田部落的人,自己墙才两层泥,咋秦部落墙这么厚?
“族长这是真的?”明月有点不信,以为族长在异想天开。
“建起来才知道。你得赶紧把制药弄出来,别总跟着我,以后有的是时间,现在多忙啊。听话。”秦卫国拍拍明月。
纵有不舍,明月也知道族长说的是事实,最近总有人病倒。只能按族长说法配药,效果虽然慢,胜在好使。
十几天之后,一段两米宽的石地基与地面平齐。几口大缸里面全是泡好的石灰,石灰与黄土以1:6:2的比例掺上河沙谷草段搅拌。以夯土的方式一点点增高,在地下不算什么,这一出地面,太,太,怎么形容惊人了。
趁春播时间,秦卫国在附近山中烧石灰的窑也宣告完成,开始了烧石灰的工作。
部落和北平之间的路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