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石家庄都没有挡住日寇,没有守住娘子关。要不是我们拼死掩护,孙连仲他们败得更惨,太原丢得更快。”下面有人骂道。
“走就走,还怕找不到地方送死啊?”
“不走!龟儿子些的,想赖我们的装备!不仅要换装备,还必须给够抚恤费,否则休想赶我们走。”
“对!必须先把承诺的装备给我们!不然我们也回老家疼老婆、娃娃去。”
……
“更严重的是,”邓锡侯高声说道,“蒋委员长听了阎锡山的报告后,就叫白崇禧打电话给程潜,问第二战区要不要我们,结果程潜说,上个月才把装备很差的47军李家钰部调给他,现在又想把连阎老西都不要的烂部队塞给第二战区,这些残兵败将,他不要。”
听到这里,将领们气得一塌糊涂,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都静下来听邓锡侯继续往下说。
“当时,南京刚刚传来不利消息,蒋委员长情绪不好,一听到白崇禧的报告,大发雷霆:娘西皮,把他们调回四川去,让他们回去称王称霸!”
“回去就回去,我们回去把一路上的全部真相告诉所有川军弟兄和老百姓,看哪个怕哪个!”有人气愤地说。
“这件事情要慎重,要顾全大局,不能意气用事,因小失大。”有人反对说。
“擅开军械库,是我干的,要处罚,处罚我好了,和集团无关。”王铭章站起来气愤地说。
“军械库的事情,是我出的主意,和王师长没关系。当时,晋军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如果我们不要,就只能炸毁,不然留下来资敌。我认为,这样的抗战物资,理所当然应该让战士们拿去抗日。”赵渭宾也站起来说。
“军械库的事情,王师长和赵参谋长没错,那只不过是阎锡山的一个借口。要惩罚,就得惩罚把装备囤积起来资敌的阎锡山。”有人表示支持,立即有人响应。
“对头!我也支持!”
“嗯!军火库这件事情,我也是支持的,做得好!我们是被冤枉的,装备的账,以后找机会慢慢算。你们二位先坐下。”邓锡侯说。
下面立即鼓掌。
“打开军械库的事情,我们没错,把自己的装备留给敌人,那才是大错特错。自出川以来,我们一直比较注意军纪,虽然我们的军纪远远比不上八路军,但所到之处,基本上坚持了公买公卖,不随便抓丁拉夫。但是,我们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又没有兵站,势必就地购粮,加上语言不通,难免发生一些误会。在晋东,我们仓促投入战斗,立足未稳就被冲散了,跟随大军后撤。败兵之际,各个部队都难免有不守纪律的现象,怎么单单说我们川军是‘土匪军’呢?比起晋军和中央军,不论是纪律还是斗志,我觉得我们都是问心无愧的。”孙震接着说。
127师长陈离跟着发言说:“我想,即便是八路军,也不会任凭中国人的军用物资留给鬼子,也会打开军械库取走这些物资的。阎锡山是有意排斥我们。为什么要排斥我们呢?我估计有三个原因:第一,太原失守,责任重大,阎锡山找不到替罪羊,就把责任往我们身上推。第二,委座要求阎锡山给我们换发装备,阎锡山怕我们分他的肥,所以过河拆桥,撵我们走。第三,我们川军本来就作战勇敢,现在和共产党八路军关系又好,军纪军风和战斗力都明显提高,收复了平遥,并且一直固守,还缴获了一点日军装备,阎老西的部队相形见绌,他怕这样下去对他的统治地位不利。”
“就是,阎锡山怕我们影响他继续当残破山西的土皇帝。”有人赞同说。
“大家不要心急,现在,已经有人大发善心收留我们,阎锡山的事情,我们暂时就不多说了。”邓锡侯接着说,“程潜向蒋委员长拒绝我们之前,第五战区长官李宗仁刚刚向最高统帅部报告山东战局危急,要求增援部队。白崇禧一听到蒋委员长说气话让我们回川去,马上建议问第五战区要不要我们。蒋委员长一听,立马改变主意,当即让白总长征求李宗仁的意见。白总长向李长官道明情况,李宗仁立即表示接受,说他们不要给我。白崇禧提醒他,川军的装备比较差。李宗仁说:诸葛亮扎稻草人作疑兵,也能草船借箭,他们总该比稻草人要好些吧。何况,川军虽然装备简陋,作战却很勇敢。委座要把他们调给我,好啊,请你立即让他们过来。”
“好!士为知己者死,那我们就开到第五战区去!”
“我就不信,我们还不如稻草人!”下面有人大声说。
“现在,军政部已经决定把我们调往第五战区了。”邓锡侯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