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2/4 页)
可说是他现在的师父。
“可就在皇帝病重之际,他不但对皇帝爱女高阳公主犯下滔天大罪,而且还身怀与宫闱有关的禁物,大摇大摆在江湖上行走,宣扬要在少林寺内、天下英雄之前,亲手展示这件器物”
窥基再也忍耐不住,叫道:“是毁掉!”
武约断然道:“错!是展示!辩机若真想毁掉那物事,应该在拿到手上的那一刻,就地毁去,从此再也没有人知道下落。
“可是他不但没有毁掉,反而要在少林寺的大雄宝殿上,当着天下英雄的面,拿出来一一看个清楚,那是阴阳铜鉴。
她挺起胸膛,面朝窥基,傲然道:“尉迟小弟弟,你真是不通世情。对皇帝来说,这就是展示!
“只要他辩机活着的一天,天下英雄就都知道,他就是怀揣阴阳铜鉴秘密的最后一人!
“何况,近日江湖颇有风波,与阴阳铜鉴有关的一些原该死了的影子,据说又在蠢蠢欲动
“你想想看,皇帝和朝廷,会怎么想这件事?此时本应在大师座前译经的辩机,做出这等事情,大师想想看,您受牵连不受牵连?”
窥基望向玄奘,却见他一脸平和,似乎并无挂介。
但这事是由武约说出口来,着实非同小可,他心中寒意愈来愈深,脸上发白,道:“可可是,即使这样,那也是辩机的事,为何武才人适才会说皇上最怕的是师父?”
玄奘轻叹一声,道:“痴儿,痴儿。”却不再说下去。
武约道:“尉迟小弟弟,皇帝看事情,自然是高屋建瓴。
“辩机的年龄,还没有阴阳铜鉴大,他能知道什么利害关系?知道的,自然是如大师一般博闻天下的大才。
“因此,这阴阳铜鉴重现江湖的背后,大师自然是第一等背上嫌疑之名的人。”
她看看窥基,又看看玄奘,慢慢用一根手指,弄着散在胸前的碎发,道:“这还只是其一。”
“哦?”
※※※
武约眼色渐渐寒起来,望着大殿的高处,一边思索一边道:“大师不要忘了,当今天下乃是李姓。
“高祖皇帝承位之时,民心不定,当今皇帝就给他出了个主意,对天下宣称李家乃是老子李聃之后,是顺应天道而继皇帝位。
“因此开国以来,道教一直被奉为国教,佛学本已势微,连远出天竺求取佛法,在高祖时都是禁忌。
“大师冒天下之不韪,创古今未有之壮举,远赴天竺,求得佛学真经。
“自大师归国以来,佛学极大昌盛,天下民心,向佛者众,向道者寡,因此,皇帝封大师为国师,却绝不会再奉佛教为国教。
“佛教愈是昌盛,他李家的江山,就愈是来路不正。”
玄奘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道:“因此,皇帝便造了译经院,好把贫僧长长远远地囚禁在这方寸之地,再将天下饱学的僧人全部招来译经,好找个机会,焚书坑释,是也不是?”
武约摇头,正色道:“不是。皇帝已经老了。老年人只有一个想头,那就是息事宁人。
“把您关在这里译经,只是权宜之计,只要能平稳顺当地度过了这几年,等到数百万部经书都译完,他也早就作古,后面的事情,就看子孙们怎么办,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玄奘摇头叹息,道:“善哉,善哉。等到这浩如烟海的经书译完,只怕要过上数百年,到那时候,一切都是空的,还有什么争斗可言?”
武约道:“正是!大师,我知道你对于身外之物,原已无所牵挂。皇帝就算今日就要你死,也是可有可无之事。
“不过,对于佛教能否真正在中土发扬光大,却是你最后的夙愿不过,有两个人的事,你必须要先处理好。”
玄奘默思一会儿,道:“贫僧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
窥基道:“师父,武才人所说,恐过其实,待徒儿查实之后”
玄奘听他说得心虚,不禁睁开眼,笑道:“痴儿,你难道看不出么,武才人今日说的话,可是诚挚之极呀。这是因缘,强求不来。”
武约立身长跪,行礼道:“大师真是洞察秋毫。武约此行,若带半点不实之心,天诛地灭!”
玄奘叹道:“不到万不得已,你是绝不会有求于人。真要有求于人,你也必早有把握。
“对于辩机,贫僧想要处治之心,绝不亚于皇帝。不过,这林姑娘与贫僧的因缘未尽不知武才人,是怎么个看法?”
武约连连摇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