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页)
人又有什么新的事情要宣布?
“今晚我有一件重要之事要向大家宣布!”
张铉锐利的目光向众人一一望去,缓缓道:“就在今天下午,我接到兵部的紧急调令,二十七军府第三营,也就是我们将被调去来大将军的先锋军,参加对高句丽的前哨之战。”
张铉这句话俨如一瓢冷水浇进了热油锅中,大帐内顿时炸开了,有几名军官气急败坏大喊:“将军,我们怎么能去当前军,那是要死人的!”
众人都紧张万分,大帐内吵嚷成一团,就仿佛第一天张铉宣布官兵同吃同住的情形。
张铉却没有说什么,任由众人吵嚷,几位校尉更是急得满脸通红,坚决反对被调离二十七府,过了好一会儿,大帐内才渐渐安静下来。
张铉又对众人道:“我知道有人不愿意去,但兵部的调令已经下来,估计宇文大将军也拿到了,不容再更改,不过我会给大家一个选择,如果在座有不愿意去者,那可以继续留在二十七府,由马长史重新安排职位,或者跟随司马将军去地方军府,事关各位的切身利益,希望大家慎重考虑自己的选择,去还是留下?”
“将军,现在就要做决定吗?”有人问道。
张铉摇了摇头,“军队将在明天上午出发,只须在明天出发之前做出决定便可!”
.......
张铉知道肯定会有人选择留下,这一次不像上次官兵同食,那次虽然反对者众,但毕竟只是口腹之欲受到影响,大家尚可忍受。
但这一次会涉及到很多人切身利益,更重要是,大家都知道来护儿的前军将是第一线战场,尽管待遇优厚,但这里却没有人愿意去送死。
而且司马德恒和马逊武也未必答应心腹脱离自己。
不过对张铉而言,这却是一次清洗异己者的大好机会,来护儿答应过他,所缺军官都由他来推荐任命,张铉也期待着不合心者的离去。
上午时分,答案终于揭晓,一共有八名军官不愿跟随张铉离去,包括三名校尉、四名旅帅和一名队正,张铉属下的四名校尉,只有新任后勤团校尉沈正玄愿意跟随张铉调往前军。
这个结果也正是张铉所期待。(未完待续……)
第0106章 瓦岗二主
瓦岗寨位于东郡腹地,它地处古黄河的东南岸,北临黄河白马渡口,南与通济渠相望;西边跨黄河距永济渠不过百里之遥,瓦岗寨正处在南北大运河的喇叭口外,堪称军事战略要地。
然而就瓦岗寨本身而言,在东郡境内又是个偏僻地方,正好处于韦城县、灵昌县、匡县和胙城县的四县交界处,这里因黄河多次泛滥,造成山岭起伏,树木丛生,沟河纵横,芦苇遍野。
这种环境,既便于屯兵又利于出击,官军围剿极为不便,因此在大业七年,翟让便在这里揭竿而起,建立了瓦岗军。
短短数年时间,瓦岗军已聚集了五万余人马,包括单雄信、徐世绩、郝孝德、邴元真、房彦藻、王儒信、魏征等勇猛及才智之士前来投奔,使瓦岗军的声势在中原一带渐渐壮大起来。
但不管瓦岗军如何壮大,它毕竟是山贼土匪,成不了气候,众人也不甘心蹲在山上靠打家劫舍度日。
就在去年爆发了杨玄感造反事件后,瓦岗军高层出现了分歧,以翟让大哥翟弘为首的一批人希望投靠杨玄感,但徐世绩和魏征等人却认为杨玄感必败,他们极力劝说翟让和关陇贵族联系,得到关陇贵族的支持。
翟让最终听取了徐世绩等人的建议,派魏征暗中和武川府接触,得到了武川府响应,武川府方面决定派李密加入瓦岗军,就在杨玄感大军被击溃后没多久,从洛阳过来的‘李密’带着十几名心腹上了瓦岗寨。
来人当然不是李密,而是唐国公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为了不使父亲李渊受到牵连,李建成便冒充李密之名前来瓦岗军。受到了翟让的盛大欢迎,翟让当众宣布,洛阳来的‘李密’为瓦岗军第二将军,众人皆称他为二将军。
时间一晃过去了数月,李建成也渐渐在瓦岗站稳了脚跟,他为人宽厚。体恤士兵,并尊重瓦岗军的每一名老将,在他身上看不到半点关陇贵族的骄横,逐渐赢得了一批人的爱戴,连最初极为排斥他的翟弘也不得不承认,李公子除了身子骨文弱一点,别的都还好。
王伯当对李建成也十分叹服,李建成比起李密是要文弱一点,显得书卷气有余而英气不足。但少了几分李密的狡黠,多了一点待人的诚恳宽厚。
这天清晨,李建成和平时一样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