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小孩子则很自由,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小年的三天时间里,一般要舂粑粑。小年过完后,大家就开始新的生产活动。
六、拉祜族库扎节
库扎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傣历的三月或四月初举行,节期一般为四到五天。在节日的第一天清早,人们要在村寨外鸣放排枪,寨中人听到火枪声后迅速集中,敲着铓锣与象脚鼓,一路载歌载舞,到寨门前迎接亲友回来过节。
亲友们提着礼品到寨门时,安占(负责宗教活动的人)的妻子和寨老会向客人敬酒、撒米进行祝福,然后主客队伍汇合,一起进入村寨。进寨后,客人要先到“安占”家向安占叩拜祝福,再唱歌、跳舞一番后离开。
早饭后,各家带好火枪、祭品、食物等集中在寺庙前的平地上,朝山谷不断放枪,然后绕着寺院撒米,再进寺院进行隆重的祭祀。上午,人们抬着装有丰盛食品的竹箩,拿着火枪和一根画有图案的标竿,由一长者带领着,敲着铓锣,开始绕村串寨,沿路讨米。这个活动结束后,人们便开展荡秋千、打陀螺等活动。
晚饭过后,青年们会先到各家门前放枪、泼水,提示人们快到寨中的广场上去。这天夜里,全寨汇集于广场,在这里通宵达旦地唱歌跳舞。节日的第三天,全寨要团聚在一起吃年宴,酒、肉、饭均为各家自带,所有人按性别区分,即男右女左在两个火塘进行。宴席上主持人致词贺年,祝福大家节日快乐、人寿年丰、六畜兴旺,然后大家开怀畅饮,并在宴席上讨论村寨中的一些公共事务。
有些地方的拉祜族会在节日的第一天,请相邻村寨的各族亲友来寨中赴宴,并相互赠送食品。第二天下午,村寨里鸣枪通知送外族人出寨,同时全村开始“*”,不许外寨人再进村,以防节日期间失窃。如果有外人误闯村寨,人们会将他暂扣在路边的临时“客房”里,每日用酒肉招待他,等全村过完年后才放他离开。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三章 怒族文化(1)
怒族自称“怒苏”、“阿怒”或“阿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独龙、藏、白、汉、纳西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与傈僳族长期共处,多数人会讲傈僳语,无文字。怒族经济以农业为主,以狩猎、采集为辅,主食玉米、荞麦等。传统服饰以麻、棉布长衫为主。其风俗独特、文化迥异,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一、怒 族 婚 礼
怒族男子善于弹琵琶,女子爱吹口弦,他们在劳动和社交时常用琵琶和口弦交流感情、倾吐爱意,有的还因此定下美好的姻缘。两家人都同意后,双方就定好婚期。到迎亲之日,新郎请几个最相好的朋友,背一捆柴、一捆松明子、一罐酒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迎亲途中跳“奎翮嘎”
迎亲的队伍到女方家时,女方的亲朋就关上门,不准迎亲的人进入。这时男女双方开始对歌,内容为:“尊贵的客人,你们来做什么?尊敬的主人,我们来要小猪;尊贵的客人,我家没有猪儿;尊敬的主人,村头阿婆说有;尊贵的客人,那是阿婆乱讲;尊敬的主人,老阿婆不乱讲;尊贵的客人,我家小猪怕冷;尊敬的主人,放心猪舍已盖……尊贵的客人,那就进来带走;尊敬的主人,谢谢啰,感谢啰。”
这时,女方的亲友会把房门打开,手捧酒杯站在门口,向迎亲的每个人敬三杯酒,然后请他们进屋。迎亲的人进去后,就开始在屋内跳“奎翮嘎”,新娘和新郎则坐在父母身边听长辈的教诲。跳完迎亲舞,说明新娘已成为新郎家的人,迎亲的队伍就可以迎娶新人上路了。女方的送亲人会背上嫁妆,和迎亲队伍一起出发。新娘则由一个同龄女伴陪着,用红布蒙面走出家门。在娶亲的途中,女方的送亲队伍和男方迎亲的队伍还要同跳“奎翮嘎”。
到了男方家时,新郎的舅舅或舅母要先敬陪送新娘来的每人一竹筒酒,新娘这才跨进男方的家门。这时,来庆贺婚礼的人中年长者多围坐在火塘边,并吟唱怒族古老的民歌。男女青年则手拉手围成圆圈,围绕着屋里的中柱,边歌边跳“腊叉嘎”。当舞蹈达到高潮时,亲朋会把竹筒投入舞场中央,人们则边跳舞,边去争着跺踩竹筒。竹筒被跺烂或跺碎,说明婚礼隆重;反之,人们会认为女方不满意这门婚事。另外,当地人认为在婚礼中跺踩竹筒代表着吉祥和对新人的祝福。跳过“腊叉嘎”后,人们就承认他们建立了夫妻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