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页)
毛在尘风中飘荡。状如削竹的马耳斜立在额头的两侧,似在静心聆听主人的号令,
只待一声脆鞭的炸响就毫不犹豫地仰头躬身,撒蹄奔腾。
赶车的御手面庞丰腴,潇洒自如。两片浮雕式的八字胡须更增添了他的神韵。
头顶的初云冠、腰悬的青铜短剑,又使他严肃而威武。稍弯的秀眉掩护着一双
半眯起的双眼,手中抓住六条御马辔缰,长鞭高悬,严阵以待,时刻准备驱车前行。
穹式的车盖和车厢四壁,绝妙地绘制着色彩艳丽的变形龙凤卷云纹和丝缕交错的云
气纹图案,镂花画凤的银器环抱着车衡两端和驾马的轭钩。轴悬飞铃、马带繁缨。
整个铜车马华贵中透出庄重,瑰丽中带有古朴,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工艺绝伦的
造型使2000 年前的青铜再度泛起了勃勃生机。而铜车马的冶金铸造技术更令后人
叹为观止。制造者根据车马的不同结构,不同用途的构件,把战国以来的冶金铸造
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使铜车马刚柔相济、历两千年依然金光灿烂,映照人影。
据测定,铜车马修复后的光洁度达到■8 —10 级,如此高超的工艺技术和冶金能
力,不能不令人为中国古代文明而拍案叫绝。这组铜车马为20 世纪世界考古发现
的最大青铜器,总重量达1243 公斤,其形制相当于真马真车的1/2 。而如此装饰
豪华、完整齐全的古代青铜车马,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它那无与伦比的工艺技术和
高超的冶金铸造水平,为同代任何青铜器物所无法匹敌。故此,它在世界引起轰动
已是理所当然。1983 年10 月20 日,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团结阵线代表团
团长塔玛拉·多布林作为第一位正式参观的外国知名人士。看了刚刚公开展出的铜
车马,在留言簿上兴奋地写道:“我们为此历史性的考古发现而深深感动,它是2000
多年前伟大文明创造者智慧的结晶。世界冶金史应重新编写,一切从这里开始。”
1983 年11 月6 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东京办事处主任埃克雷斯,在参观后惊
呼:“参观精美绝伦的古代铜车马,是一次令人终生难忘的、最愉快的经历。这组
铜车马是中国艺术文明的楷模。”1984 年8 月22 日,日本访华团团长井上裕雄,
在秦俑博物馆几乎是满含激动的热泪,挥毫泼墨写下了发自内心深处的话语:“我
感谢中国古代之文化。兵马俑和铜车马是一棵古树上盛开的两朵鲜花。它们是相互
辉映相互媲美的人类瑰宝。兵马俑以它那宏伟的军阵和千军万马的庞大气派赢得赞
叹。铜车马则是以它那精湛、神妙的冶金工艺震撼人类的心灵,我为此历史性的考
古发现深深感动,我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致以敬意!”1986 年6 月16 日,秘鲁部
长会议主席路易斯·阿尔瓦在秦俑馆铜车马展厅,情不自禁地喊出:“这一文明的
再现,使世界感到惊讶!”1986 年9 月28 日,意大利陆军参谋长波利中将,走
出铜车马展厅,面对蓝天白云拥抱的万里苍穹,以军人特有的气质果断地作出了结
论:“这是世界无敌的奇迹!”轰动,轰动……一切都是预料中的反响。1987 年
5 月,一号铜车马复原后正式展出,它所引起的再度震撼,也依然是预料之中的。
车马走向的昭示车作为一种运载工具,在中国最早发明于何时已无从考证。30
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小屯出土了数十辆木式战车,是发现车最早的使用年代,
距今已有3700 多年的历史。此后的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各代,都有车出土,
遗憾的是多为木式战车,出土时均已腐朽变质,后人很难辨清古代车驾的真实面目,
秦陵铜车马的出土,无疑为今天的人类目睹古代车驾的真实面目,提供了鲜活的见
证。
从形制上看,2 乘铜车均为单辕。前面有挽驾的衡木,4 匹马并驾齐驱,两边
的两匹骖马拉车。
根据车的形制结合史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