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页)
明咳嗽了一声提醒道。
“谢……谢主隆恩。”王素的脑袋里早就已经乱成了一滩浆糊,听到纪顺明的提醒他才缓过了些神采来,木讷的回答道,然后从纪顺明的手里接过了圣旨。
“恭喜王四甲,圣旨昨日才到,没能提前告知,还望王四甲不要介意才是。”纪顺明微笑着走过来拍了拍王素的肩膀解释道。
王素却并没有搭理纪顺明,他还无法从不解和震惊中缓过神来,神情木讷。
纪顺明并未在意,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人得到了这样的消息可能都无法很快接受,皇帝赐婚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这样的待遇,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新人的另一方还是大唐军方第一人武穆大人的孙女,老实说昨天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纪顺明也愣了很长时间,他甚至还派人单独查了王素过往的一切。
得到的信息显示在十五岁之前这个少年的所有经历都太过平常,直到几个月前的县试他的命运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这半年来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对得起“天才”这两个字,可这样的天才虽少,却并非没有,纪顺明不明白为什么皇帝陛下会亲自赐婚,而且还是将武穆的孙女嫁给他。
为了搞明白具体原因纪顺明甚至动用了长安那面的关系,最后他终于从一个名字里发现了端倪——王守业,因为这个名字他想到了十几年前的震动大唐的那件事,搞清楚了前因后果,所有的问题似乎就变得明朗了起来……
震惊的不仅是王素,还包括在场的所有人,刚开始他们还奇怪这样的场合为什么会让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来参加,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没见过这个少年人,更没听说过他的名,当圣旨读完,这些人的震惊程度远比王素来的更加强烈。
当他们再次望向王素的眼神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疑惑,这个少年人到底何德何能,居然能够得皇帝陛下垂青,赐下如此福泽,想到这里也不免拿家中子侄后辈和这个年轻人比较起来。
当然在场也并非所有人都不识得王素,王素的几首诗词如今在教司坊传唱度颇高,**中也有不少的清倌儿开始吟唱,文人多喜欢去这样的场所,官员们也不例外,他们听到了这样好的的诗词自然会多留一份心,自然对王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只是他们也没想到只是因为诗词写的好就会被皇帝陛下赐婚。
只是因为诗词做的好吗?这个理由明显难以说服任何人。
“为什么?”
这是所有人心**同的疑惑,然而问出这句话的却是王素。
第122章 一纸婚约引起的纷争
闻言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王素和纪顺明的身上,他们也想知道为什么。
王素的脸色很平静,只是眉头有茫然,他静静的望着纪顺明,在等一个答案。
尚未入京便已成棋子,这让王素愤怒,愤怒之余他也疑惑,到底是什么让他有资格成为了长安那些人的棋子?
他并不在乎皇帝陛下赐下的婚约,更不在乎被赐婚的另一方是谁,他在乎的是什么让他进入了皇帝陛下的眼中。
“为什么”问的不是为什么是他王素,而是为什么皇帝陛下要赐下一场这样的婚礼。
王素问的算不得直接,纪顺明却是明白了他所问的问题的核心,他从并未从王素的眼神中读到任何喜悦之情,更无不满。
只是询问。
“你不该问为什么。”纪顺明摇了摇头说道。
“为什么不能问‘为什么’?”王素的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纪顺明,说实话他这样的举动很不礼貌,却透着少年人特有的倔强。
王素倔强的有些可爱,可惜纪明顺从来不喜欢可爱的男孩子。
“因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陛下没说‘为什么’,你不能质疑陛下的决定。”纪明顺不仅不喜欢可爱的男孩子,还很不喜欢别人用这样的方式跟他说话,虽然他知道少年人质疑的人并不是他,可是他还是不高兴,于是他皱起了眉头。
“哦。”王素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不说话他就陷入了沉默。
与他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人的哗然,特别是那几位老学究他们的反应尤为强烈,在他们看来王素的行为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天子赐福,臣下唯有诚心谢恩,怎能质疑陛下的决定,这少年人太狂妄了!
有一位老者指着拐杖就要来打王素,好在被身边的人劝下,不过老者依旧怒气未消,尤自在那里谴责着王素这么做的不合礼法。
相比起老者的激动剩下的人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