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小试锋芒2(第1/2 页)
沿着杂草丛生的谷道,王兴、符庆带领连队赶到码头附近的岭下,眼瞅着码头从乱糟糟的场景变成空荡荡的预设战场,来犯之敌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那么多船,难道都改道去了别处?
正在狐疑之间,外出侦察的士兵匆匆返回,说是敌兵快到了。
符庆皱着眉头,询问其中细情。
士兵说的很直白,来的船是不少,就是队形太乱,拖拖拉拉的,一直无法聚齐。
之所以没有迅速进入江口,主要是前船等后船,忙着整队呢。
面对这样的敌人,士兵们个个信心十足,准备给这帮没见过世面的家伙,美美地上一课。
听过敌情之后,王兴连忙安排其中一名士兵,跑步前往主阵地通报消息,然后告诉符庆,这次你来指挥,务必抓住战机,给他们来个狠的。
作为伏兵,符庆他们藏在侧翼,很有希望摘到最大那颗果实。
安锦方面紧张忙碌的同时,作为负责海面防御的安南安广处指挥使郑橡,正在意气风发地指挥船队,准备给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华兴人,上一堂正正经经的军事课。
从安兴县出发,郑橡带了足足千余正兵,加上水手、船工,人员达到一千五百余,完全是大战级别的规模。
如此费时耗力地准备了大半年,若是不能将华兴制服,那就太给郑家丢脸啦。
与郑橡的锐意进取不同,紧跟而来的吕锦荣、莫海则是愁眉不展,一个劲地劝郑橡以和为贵,毕竟打仗非同小可,谁伤了谁都是损失,若是华兴人愿意服软,咱们也别端架子,反正有钱挣,像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让他们待着又有何妨。
在吕锦荣看来,只要官府能拿到税赋,商人能来往做生意,华兴人来此开发,对大家都是好事嘛。
郑橡对吕、莫二人的说辞倒也认可,只是觉得总要打一仗,将我国军威展示出来,那帮海外来客才会心服口服,若是能趁机敲一笔大的,那就赚大发了。
老子又不会做生意,更不负责收税,当然要拿到现银,才算没白来一趟。
手下千余兄弟奋力拼搏,同样不能空手而归。
即便是华兴人有钱,有来往做生意的意愿,也得先过了老子这一关,才能轮到你等商户。
总之,郑橡并不排斥做生意,但有一条,就是不能把他这个指挥使当空气,任由你们这帮商户发大财。
面对郑橡的说法,吕、莫二人只能连连称是,想着如此大军,或许真能压服华兴呢?
只要把眼前这位贵人喂饱了,后续应该还有得谈,至于华兴人的野心,总要付出巨大代价,才好在此安稳经营。
船队进入白龙江,郑橡便让吕、莫二人进入舱室歇息,别影响他指挥战斗。
相比华兴这边的广船,郑橡率领的安南船只,单船规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四十余条战船,清一色都是单帆结构,也就郑橡脚下的战船稍大一些,差不多能达到一百料的水平,余下战船,基本都在五十料到一百料之间,放到燕朝,只能算是辅助兵船。
对郑橡来说,他也没准备打水战,只要船只能把军队运到港内,靠这一千兵马,定能形成碾压之势,逼迫华兴屈膝投降。
随后的进展情况正如郑橡所料,船队顺利进港,进而在码头建立作战基地,华兴人甚至都没做好沿岸阻击的准备。
只要占领码头,后面的事情还不是顺风顺水?
唯一令郑橡狐疑的,便是码头上太安静了,连个鬼影都没看到。
不管怎么样,郑橡决定先上岸再说,哪怕是费力搜索山林,也要将这帮亡命之徒尽数擒获。
来到岸上,郑橡在护卫们的簇拥下,来到前方观察,才发现数道矮墙之后,一群破衣烂衫的燕朝人,居然大大咧咧与己方对峙,根本就是一群盗匪模样嘛。
哪怕是在登岸时阻击一把,郑橡都能高看华兴一眼。
看着安南军队陆续登岸,站在后方远远观望的孟凡,小声向程龙询问,这次是否有些冒险?对面来的人可是不少,若是不能一举拿下?麻烦可就大了。
程龙笑着告诉孟凡,都说富贵险中求,李政想要做一把包圆的买卖,咱们只能紧跟其后。
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稳定人心,继续往矿区那边撤,大家都站在这儿看热闹,万一有变,怕是来不及逃跑。
听过程龙告诫,孟凡甩下一句话,让程龙、王奎等人务必做好接应工作,然后便转身离开,与站在水渠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