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起勤王之兵,还有许多地方的青壮自发的组建义勇军,一路向晋安前进,队伍人数越走越多,短短的十数天时间,至少有近三十万青壮涌向国都晋安城。
苍云大陆诸帝国中,晋帝国的疆土最为宽广,物质资源丰富,人口基数最多,国力也最为强盛,若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倾半国之兵力,很容易就能灭掉其中的一个帝国。
正因为晋帝国过于强大,严重威胁到了诸帝国的生存,因此,各帝国的君王都达成了一条不成文的协议,不管哪个帝国受到晋帝国的进攻,其他帝国都会出兵相救,拼命的拖晋帝国的后腿。
唇亡齿寒,这道理谁都明白,再任由晋帝国坐大,最终被灭的必然是自已。
对于周王的求救,各帝国的君王都没有犹豫,当即下旨,调集大军出征,以解周帝国亡国之危机。
嘉月城内,秦王的信使还没有抵达,老太守卫煌已下令大军集结,准备出征。
第79章 浑水摸鱼
两天的时间,卫煌就集结七万三千人的军队,其中步兵五万,三万是常备军的老兵,二万是只经过不足一个月短期训练的新兵蛋子。
在这之前,嘉月省府就以各种名义暗中征召新兵进行训练,这也是卫煌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就集结好七万军队的原因。
再傻的人也不可能把手中的精锐都派出去,凑数是很正常的现象,三比二的搭配是为了不让军队的战斗力下降得太厉害,也正好以老带新,实战是让新兵快速成长的最好办法,虽然有点残酷,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另外的二万步兵为辅兵,即辎重兵、青壮组成的后勤部队,一般不列入战斗序列,另外的三千兵是精锐骑兵,嘉月省府军里仅有五千精锐骑兵,一下派出三千人马,对长安那边可算是给足了面子。
统军将帅为卫大衙内的二姐夫,负责镇守百武关的唐天和,巫悠则作为谋士跟随出征,目的是对他进行锻炼和考验。
大军已经整装待命,两天之后,长安的使者才匆匆忙忙赶到,卫煌跪接圣旨后,唐天和率领大军跟随使者起程,直奔绍关,在那里等候红枫、青川两省府的大军,会合后乘坐战船横渡滔滔怒江,进攻晋帝国的东门户之一的临潼关。
红枫省府出兵8万,青川省府出兵10万,外加长安一万羽林军,号称三十万大军,可谓声势浩大,不过,红枫省和青川省的大军仍在集结之中。
大军如此大张旗鼓的集结,已失去了出其不意,攻敌不备的奇效,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给予了临潼守军极大的压力,据夜不收回报,晋王已抽调大军增援,临潼守军已达五万人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周帝国的压力。
红枫青川两省的大军仍在集结中,七天后,青川省集结的十万大军终于开拨,进入红枫省境内,与屯兵在居云关渡口的红枫省府大军及长安的一万羽林军会合。
青川府兵取道红枫省看似很平常,但嗅觉灵敏的人能够嗅出其中不寻觉的味儿,孔宁自接掌青川省后,隐有和红枫蓝氏结盟,打压嘉月卫氏之意,这风向,换了个人,就有点儿变了。
居云关渡口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上百艘大型战船及几百艘中小型渔船,完全摆出要强渡怒江的态势,声势比嘉月省的数万大军更为浩大。
这期间,嘉月省的水师与晋帝国的水师在怒江江面上展开了数次交锋,双方互有死伤。
晋帝国虽国力强大,但并不是很注重水军的发展,仅有的一支水师要分守临潼、江淮、丰都三处大渡口,防备卫、秦两帝国的水师,这也是嘉月水师敢以一省之水军对抗一帝国水师的原因,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嘉月水师略处下风。
这天傍晚,一支十二人的晋军夜不收小队分乘两艘小渔船驶入陀龙山的芦苇涧,秦帝国的三十万大军集结江边,摆出强渡怒江的态势,令临潼守将及水师都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为防止秦军半夜渡江偷袭,晋军加强的防守,大量的夜不收撒出去打探敌情。
这支晋军夜不收小队刚小心翼翼的踏上芦苇涧,弓弦声突然响起,密集的箭雨从茂密的芦苇内洒射出来,当场就射倒了九人,剩下的三个面色大变,顾不得受伤的同袍,慌忙往小船奔去。
刚才走过的污泥中突然暴起数道黑影,冷厉寒芒闪现,三名夜不收惨呼倒下。
一个全身上下都涂满污泥,仅露出眼睛和鼻孔的大汉低声说道:“衙内高见啊。”
他身边的几个泥人都同时点头,若不是衙内让他们藏身污泥中设伏,只怕真让敌人的夜不收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