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页)
这样一位人品才学俱佳的大儒来到了荆州,对王叡来说当然是一件幸事了。
在接风宴上,王叡欣喜的举起酒樽道:“前有康成先生来到荆州开办汉寿书院,今又有伯喈先生远来汉寿,荆州文教之盛,当可为九州之冠也!”
王叡此话说得当然有一些夸张,不过也不算过分,郑玄和蔡邕当时在大汉的学术地位可以说是处于顶峰的两个人,他们先后来到荆州,对荆州的文化地位是有着非常大的拉动作用的。
在这个时候,只有王衡知道,两三年之后北方便会大乱,那个时候,将会有大批北方士人南下避乱,而由于郑玄和蔡邕的存在,想必荆州会成为这些人的首选吧。
酒过三巡,郑玄道:“伯喈贤弟,此次来汉寿,就不要走了,可长居此地。”
王叡亦道:“正是,伯喈先生一家尽可在汉寿安心居住。”
王衡突然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起来,他紧紧的盯着蔡邕,想要知道他的回答。
他希望蔡邕一家能够留在荆州,这不仅是因为蔡邕能够为将来的他提供很大的帮助,更因为他今天看到的这个少女--蔡琰。
从他第一眼见到蔡琰起,他就被惊艳到了,这不仅仅是因为蔡琰的美丽,后世的娱乐业如此发达,各种美女他见得太多了,可是蔡琰身上的灵性、纯净却是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最打动他的还是蔡琰身上的那种楚楚可怜。
也许是因为从小就跟着父亲四处漂泊,从朔方到江南,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蔡琰似乎总有一种不安全感,非常敏感,容易受惊,在迎接蔡邕的时候,她发现王衡在偷看自己,马上便狠狠剜了王衡一眼,这一眼王衡永远也忘不了。
他又想起了蔡琰后来的悲惨遭遇,先是嫁给了河东卫仲道这样一个病秧子,还没享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便经受了丧夫之痛,成了一个寡妇,回到了家中,然后父亲蔡邕又被王允下狱而死。
其后,蔡琰又在战乱中被匈奴人掳掠走,被左贤王霸占,还替匈奴人生下了两个儿女,在匈奴呆了十多年之后,才被曹操接回中原。
回到中原,曹操替她又找了一个丈夫名叫董祀,可是后来董祀又因为犯罪,险些被曹操杀掉,还是蔡琰向曹操苦苦哀求,曹操才赦免了董祀。
也正因为如此,蔡琰流传后世的一些文学作品,如《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都是描写自己的悲惨身世的。
蔡琰天赋惊人,从小随父亲蔡邕学习经学、辞赋、书法、音律、历史,皆是成就非凡,这样一个秀外慧中、心地善良的奇女子,却要经受如此悲惨的遭遇,这怎能不拨动王衡的心弦呢?
王衡在后世的时候,学生时代学习非常刻苦,没有过感情经历,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张白纸,直到研究生快要毕业了,才有了一个女朋友,而且还是女方主动的,所以他的恋爱经验十分有限,他虽然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喜欢上了蔡琰,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单纯的希望蔡琰能够长留在荆州。
王衡在心中发誓,现在有了他,他不会让蔡琰的身世再如此悲惨的,他一定要让蔡琰幸福。
不过王衡也有一些不安,他的心理年龄倒是一个年近三十的青年了,可是蔡琰才十四岁,按照后世的算法,只有十三岁,应该还只是个初中生,未成年少女,自己这样算不算变态呢?
不过他随即又释然了,汉代女子结婚早的,十四岁都已经成亲了,而且自己又不是马上就要跟蔡琰成亲,怎么也要等几年之后。
于是,王衡便惴惴不安的看向了蔡邕。
蔡邕捻须沉吟了起来,郑玄的人品他当然是相信的,王叡近来在荆州的政绩也是斐然,他进了汉寿城之后,汉寿城的干净整洁,以及黔首百姓们脸上的笑容,都让他对这里很有好感。
蔡邕看向了妻子儿女们,他能看得到,他们的眼神里也充满了期待。
他们漂泊了太久了,从朔方到江南,都不是富庶繁华之地,而且他们从来没有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呆过,那种居无定所,无处安家的感觉让人真的很累,他们也确实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了。
以王叡对武陵郡的控制力,这里应该会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吧!
良久之后,蔡邕点头道:“那我们全家便叨扰君侯了!”
郑玄、王叡皆是大喜,而最高兴的还要算王衡了,他看向了蔡琰,蔡琰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笑容如春花般灿烂,让王衡都看呆了。
蔡琰感觉到有人在看她,她的视线也转向了这边,看到王衡又在盯着她发呆,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