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2/4 页)
室的好地方。我看吴越如果将来有必要的话还是需要建南都。”
“哦?”
“大王,我们都要南下?”
“南都,为什么?”
杨晨毓知道在自己的极力控制下南洋诸地还算太平,何况也有土猪需要清除,所以各地尚未生嫌隙,一旦日久,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早作打算是必须的。不光南洋,东洋也未必能长久控制,只是需要在脱离自己控制前汉化才是正途。“这个,我也知道吴越现在缺乏纵深,不如选取南洋中间地方做王都,或者南都以免将来有变我们没去处。”
申艳丽拉拉杨晨毓的衣袖,“老哥,你是担心打不过北边几位吧?”
“是啊。”杨晨毓也没否认,他在吴越搞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政策其实被儒生们背地里狠狠批驳,当面是不说,万一自己走后,继位的能压住继续执行双百方针很成问题,除非在南洋,大家都没根基,尚能试试。
“杨家哥哥,我觉得您是好人。”
“公主啊,好人不长命,请别这么说我。”杨晨毓无奈开开玩笑。
“丞相张昭求见。”有女官在门口传话。
“见。”
“臣张昭参见我王千岁。”张昭没有多礼,随从拿出了好大一叠需要盖章的文件放置到边上案牍,“这些下臣已经把意见和处理都写好,也盖章了,请大王核准。”
“哦,我会尽快处理的。有什么万分重要的您也拿出来,我们议议,一起商量着办。”杨晨毓作势请了下,奴仆们上了水果、花茶和点心。
“吴越诸郡主干道尚缺人手,那边工兵太尉要求加人手和钱粮,被我和两院驳回,本来就是按照二三十年的计划办,哪能几年干完的,慢慢来。”张昭很不赞同。
“哦,不过可以依原来管道修缮郡府间道路,尤其是通往交织桂林等地。”
“这个您看,我们也是这个看法。主干道计划非百年不可,绝不是几年能完成的,所以希望工兵太尉以目前的局势为重,南边也别太浪费了。”
“是啊,丞相说得对,北边城防工事也要优先,南洋各码头也许修建,江河也许修缮堤坝,哪样都是重中之重啊,只能慢慢来吧。”申艳丽希望马上工业革命算了,至少有炸药炸山石,这样修路要快很多很多。修路最大的问题就是开山和路基,最大的钱粮就是消耗在土方石方上,而不是简单以为水泥砌砌就能完成。水泥中石灰石也需炸药来开采,烧石灰的媒还是需要炸药开采,所以这个手工业的年代,水泥是极其昂贵的,可不是说开采就开采。
“还是说他一说,免得不安计划办事。”杨晨毓有个有点,就是和大家一起处理政事,还能听人家的,不是武断的那种人,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好,没必要不放权死死抓住,大小事都要管死。当然他也明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问题,举国体制有优点有缺点,不过目前情况下,集中国家资源在交通、农田水利上好好奋斗个几十年还是足够的,这些设施完成后对国家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杨晨毓自己那个坟墓中不打算陪葬金银珠玉,甚至铜器也不多,而是大量烧制瓷像兵马俑铁质马车铁质工具石雕这类能大量提供就业机会的东西。一样的钱这般办下来,杨晨毓也是满意的,至少自家的陵寝气派啊,光兵马俑都流水线制作,分段烧制,每年一千个这样的规模,使得山区那些陶瓷作坊有很多活干。
“有建刑事案子需大王亲自裁夺。”张昭接着说。
“不是早就命令废诏狱了么,一切案子皆归有司诸部,按吴越王法和习惯法裁夺么!”杨晨毓最恼火就是判案子,总有人还不适应大王不再接案子这个事实。诏狱从汉就有,秦有没有不知道。但是影响及其深远,明的厂卫本质上就是诏狱扩大化职权滥而无监督。杨晨毓废诏狱就是觉得今后万一有不肖子孙瞎玩,弄得民怨沸腾总不好。案子还是需要独立的机构和陪审团来决定比较好。习惯法以吴越目前社会道德为依据对那些模棱两可的进行判决,一般刑罚都有王法决定。五刑虽然没有废止,但适用做出极大修改。
“法院内部分两派,陪审投票没通过,所以请大王独裁。”
“什么案子?”
“喏,说来也简单,有人杀害班的父亲,班忍辱负重十年,等长大后割了仇人的头给父亲祭酒。问题是这个仇人也是一个黑恶分子,否则按照王法也是需判处流万里的重刑。由于杀的是黑恶豪强,法官以为判流放万里太重,判流放三千里,家属不服,提出抗诉。有人以为不管怎样总是需按照法来,还是维持判流放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