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1/4 页)
“父亲大人稍安,这就好。”
“爷爷,咱家的地都卖了,还回得去么,再说了贼寇总比蛮夷差,蛮夷们至少还是很尊敬圣人的,贼寇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被掳了去,刀砍斧斫,汤沸锅鼎的,咱们也受不了不是。”孙子还算孝顺,拿了个吴越马扎,给老头子坐坐,这种歇脚马扎有小靠背,和没靠背两种,他们看得携带方便,买了个有靠背的马扎给老爷子歇脚用。
老头子一屁股坐下,“看看,哪有华夏安坐的礼仪,唉,活了这把年纪也算见到世面,周礼何在、衣冠何在、礼仪何在。”说着还往后仰,靠着比较舒服些。
“爸,好了,这就上渡船去。周都没了,现在是汉。咱们来吴越,自然入乡随俗。”说完拉起老头子赶紧走,一路上老头子能絮叨已经不容易了,哪有再多拌嘴的心思。
---------
“吴越参鸡汤啦,来啊,最补身子骨,旅途必备啦。”船还在等,有小贩挑着箩筐卖参鸡汤,一个军用火罐烧煮着,冒着热气,后面是清洁和脏的分割开来的餐具,也就碗和调羹两样。
“小二,多少钱一碗?”
“这位嫂嫂,一碗二十文,很便宜的。”
“哦,吃不起,这年头,一碗汤也卖二十文,唉!”
“吴越参鸡汤啦,二十文一碗,有鸡有参,滋补身子、恢复精元啦。”小儿不作辩解和探讨,只是喝卖。吴越在北方收购人参后,有聪敏的森林猎人们想了个注意,收集人参子实,播撒在自己经常出入的猎场和牧场。这样等两年到三年就能出新人参了。当然这个年代人参很便宜,毕竟大汉医药不过把人参当一般的药材,还没神话呢。再说了,这个年代上党一线以北山林都出人参,还没到后世快绝种地步。吴越那些山区也有少量人工种植,其实人参在南方千米左右的山区都能种,当然吴越这种粗野种植说穿了就是旅参。
“来一碗。”儿子熬不住,看着老爷子脸色不好,旅途真很累人啊,水土虽然还没啥的,要不是每天一碗热盐水和浓茶水,指不定出啥事呢。
“客官给您,慢慢用,等下有我老婆来收碗。”商贩放下参汤就跑到其它地方开始吆喝。
“爹爹,您喝碗鸡汤,搁了点药,大概是啥参的,他们吴越就兴这个补身子。”
“唉,又乱花钱。”说归说,老头子还是很满意儿子这么孝敬自己的,也没客气,等了这么些时间,有点口渴,也有点饿,喝点鸡汤基本没啥不好。、
黑紫色浓稠参鸡汤,由于吴越出产糯米,里面最为滋补的是血糯和黑糯,老板算很不错的,参鸡汤主料不说,配料有黑糯、血糯、红枣、大芋头、板栗、枸杞、黄芪、红花、灵芝、白果、杏仁、松籽、山核桃、小核桃、天麻等各色药材食材熬制。和后世的韩国参鸡汤颇有相像处,但是吴越目前认为姜、葱、蒜不能放,故而没有,只是微微放盐,盐能引导药效。鸡汤基本就是薄粥一般,一股子药味,和着鸡肉香味,老爷子抿了口,很鲜、很软糯、很粘口。然后用调羹从底部抄了下,看看有啥鸡肉不?一块黑乎乎的东西上来,原以为是啥药材,闻闻却是鸡肉,脸色刷得变白,“这个啥东西,黑皮黑肉的啥东西?”
儿子很尴尬,给老头子滋补下润润口,却发生这个事,赶忙叫那个小贩,这是一个女子随身挑了俩箩筐过来,“客官,啥事呢?”
“你干嘛,不干你事。”
“哦,我是收碗的,听你叫了,自然过来看看。”
“啥,那好,你看,这个黑乎乎的啥东西,别告诉我鸡肉是黑的啊!”儿子指着老头子调羹里的黑鸡肉直嚷嚷。
“这位老人家是北地的吧!”
“山阳人氏,行脚做生意是幸苦,可不能没良心,拿坏了的鸡肉卖钱啊,做人得讲仁义道德,做生意就是做人,一般道理。无信无德不足以立于世,是吧,闺女。”老头子不想吵,也不会吵,只是要说说话教训人。
“老人家你好,话很对啊,咱们做生意的就是做人,做人要讲信用,否则怎么让人信任你呢,以后谁再敢来呢。”
“嗯,既然懂道理的话,你看看怎么办吧。”
“嗯,按说呢道理大家都懂。不过有些事不是眼见的就能按照以前想法就是对的,可能有其他原因。您老人家一行是第一次来吧,咱吴越大王说过一句话来着。”
“啥话?”
“乌鸡汤、乌金方,就是说乌鸡汤要乌金价才能得一方子做一碗呢。大王他常常喝鸡皮汤和乌鸡参汤,就是咱们吴越特产乌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