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1/4 页)
李想看了看老爸老妈,在看到老爸微微点头之后,李想立刻说道:“大爷,二大爷,赶明儿个您二老回去之后,和我六老爷爷说,这修祖坟园子的事儿呢,我爸这边出十万块,至于其他人咱就不管了!至于我老爷爷、老奶奶还有我爷爷奶奶的坟,我爸再拿出十万块来,怎么好,咱们怎么修,咱们就捡着最好的用,一水儿的全是汉白玉的怎么样?不够的话我爸这边全听着!”
第一三九章 用钱还是用关系?
晚上自然是一顿好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老家的那些堂哥、堂姐以及大舅家的大姐和大哥没有来,要是他们也在的话,那就真成了大团圆了。
不过这也让李想多了一个想法,现在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过年了,而在华夏,过年就是图的一个团圆。而现在李想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都不在了,剩下的都是父辈的人物了。
正是因为老一辈的人都没有了,也导致父辈的人过年的时候很难聚在一起。以前是没那个条件,毕竟要聚会的话,好几家子人花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年头就算是过的最舒服的大舅,对于这种程度的消费,也是有些为难的。再说了,大舅是老妈这边的,老爸那边的亲戚大舅也不熟悉啊。
可现在不一样了,今年的生意很不错,好的有些超乎李想的预料之外,因此在消费这方面,那是没有什么顾虑了。既然这样,那还不如在过年的时候,选个初三或者初四的时候,把老家的大爷、二大爷、大姑、二姑这四家子叫到燕京城里来,然后在加上自个儿这一家和大舅一家子,六家子人来个大团圆,那样的话,想必老妈和老爸都是非常赞同的。
或许这种聚会连吃饭带来回车费以及住宿的费用,可能会花上几千大元,可这点儿钱对李想又有什么难度吗?别说几千了,就是花个十万八万的,李想连眼睛都不带眨一眨的。现在的李想可是实实在在的千万富翁了!
晚上吃饱了饭,大舅和舅妈以及大表舅就告辞离开了,大爷和二大爷则住了下来,家里的房子够多,住的地儿足够了。
李想和大爷以及二大爷的感情还是非常好的,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来,都是至亲至近的关系,因此有什么话,李想也没有打算对两位老人瞒着藏着的。
“大爷,您和我二大爷这次来燕京肯定是有什么事儿,您就给我说说吧,说不定我还能帮上忙呢!”和小时候一样,李想拉了一个马扎过来,坐在大爷和二大爷面前。小时候李想和李艺经常这么干,为的就是听大爷和二大爷给他们兄妹俩讲故事。
大爷笑呵呵的拍了拍李想的肩膀,说道:“小想长大了,知道为大大分忧了。”
一旁的老爸也略带呵斥的语气说道:“小想,和你妹妹一边儿呆着去,你大大和二大大的事儿,你们掺和不了的。去,别捣乱啊!”
“大大”这个词儿,在老燕京话里指的就是对父亲的哥哥的称呼,也就是对“大伯”的一种称呼。在燕京,孩子小的时候一般都称呼“大大”,但孩子长大了之后,慢慢的都会改称为“大爷”。
“我说老爸,您也太小瞧您儿子了吧!我都十八了,早就成年了,而且今年我赚的钱您可能还不知道吧!要不要儿子跟您唠唠,您给瞅瞅看看您儿子能不能掺和我大爷和我二大爷的事儿?”
“哎呦喂,秃小子,说你胖你还喘上啦?敢跟你老子这么说话啊?”老爸今儿个高兴,喝的有点儿多。
一旁的老妈拽了一把老爸,说道:“兴邦,小想也不小了,有些事儿小想也该知道了。再说了,小想捯饬的那摊子事儿,不都上了新闻联播了吗?要我看啊,你这个当老子的还不如当儿子的呢!”
老爸哈哈一笑,双手一摊,无奈的说道:“得,我吵吵不过你们娘儿俩!小艺,进屋学习去吧,小想,你愿意从这里听就听着吧。”
李艺一听这话儿,噘着嘴给了老爸一个偌大的卫生眼,起身跟大爷和二大爷告辞,极不情愿的钻进了她自个儿的小屋。
二大爷笑着说道:“兴邦啊,小想也满十八了,要是在老家的话,他这岁数也算是家里的顶梁柱了,这事儿给小想说说,也不算错儿!再说了,小想也应该知道这些事儿了,毕竟这是牵扯到咱们整个院子里的大事儿!”
“二大爷,有什么事儿您就直说,您侄子别的本事没有,可要是找个人办个事,或者是拿个几十万块钱来办事儿,您侄子一准儿不带含糊的!”
“呦,听小想这话儿,小想这是有大出息啦!”一旁的大爷乐呵呵的说道。
李想嘿嘿一乐,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