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部分(第2/4 页)
温森松了口气,暗暗擦了把冷汗,道:“刚传回了消息,默啜与默棘连已厮杀半个多时辰了,双方将士越战越眼红,伤亡很大。”
方铮皱眉:“伤亡很大是多大?”
温森道:“估摸着,双方伤亡人数加起来约有三万余人了吧……”
方铮低头想了想,摇头道:“还不够,让他们继续打,咱们仍旧按兵不动,等他们双方伤亡过半时,我们再将他们一举溃之,这样我军的伤亡可以少很多。”
“元帅,万一默棘连或默啜发现情况不对,提前率军撤退了怎么办?那咱们设下的计划岂不是白费了?”
方铮颇有自信地笑道:“就算此时双方主帅下令撤退,只怕也来不及了……你想过没有,哪怕上阵厮杀的突厥士兵每个人都能做到令行禁止,可现在双方加起来十几万人,一道撤退的命令要传达多久才能让每个士兵都听到?而且战场相搏,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谁若先下了撤退命令,他就不怕影响了己方的士气,助长了敌人的斗志?兵败如山倒,此时他们已深陷其中,撤退只会让他们损失更大,让敌人追杀得更加酣畅淋漓,默啜和默棘连久经沙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元帅认为他们不会退?”温森若有所悟。
“谁先撤退,只会败得更惨,再说突厥人向来都是那种二楞子性格,一根筋儿拗到底的,与其撤退被敌人宰猪一样的追杀,还不如搏一把,在战场上赌个输赢呢……”
“咱们十余万华朝北伐大军不见了,难道他们就不顾忌?”
方铮叹了口气道:“顾忌是有的,不过不会有太大的顾忌,说到底,突厥与华朝征战百年,华朝将士战力不强这是事实,百年来令突厥人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认知,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把咱们这十几万人看在眼里,妈的!真让人郁闷啊……”
这时只听得“嗖”的一声,又一支响箭的尖啸声隐约在东方传来。
“元帅,默棘连又放响箭求咱们援救了,这已是他放出的第五支响箭了……”
方铮颇不甘愿的喃喃道:“妈的,这老家伙怎么没一点突厥人的骨气?老是求援求援的,你多撑一会儿会死啊?太不要脸了,……居然比老子还怕死,简直是突厥人中的败类,简称‘突败’……”
温森满头黑线:“元帅,要不要发兵?”
方铮抬头看了看天色,嘴角露出几分冰冷的微笑。
“擂鼓,传令出兵!好戏压轴,该咱们上场了!”
第三百九十章 最后决战(下)
默棘连站在鲜血满地的大营辕门前,看着数百步外,两支信仰不同的突厥战士互相残杀,他忽然觉得浑身冰冷,整个人如同坠入了冰窖。
伤亡已过半,而所谓的华朝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事先约好的求援响箭发了五支,仍如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这是一场打得最为惨烈的战斗,如山的尸骨和淋漓的鲜血,衬映出这场战争恢弘气势,看着一个个优秀的战士前赴后继的牺牲的战场上,默棘连心头如同被刀割般疼痛。
今日之果,当初何人之过?
默棘连脸上连愤怒的神情都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苍凉悲怆。
是啊,致五万战士于今日之境地,何人之过?正是他这个突厥的国师,五万大军的实际统帅者,是他,轻信了华朝人的承诺,是他,高估了华朝北伐军主帅方铮的人品,方铮用极其微小的代价,获取了他的信任,歼灭柴梦山,默许甚至鼓励他抢夺草原牧场,收编部落,主动接下决战前的零星战斗,这一切的伪装做得完美之极,当默棘连渐渐信任这支华朝盟军后,方铮却突然卑劣的将他五万突厥战士推下了万丈深渊!
用兵之上者,借刀杀人。
默棘连想笑,活了一甲子,临了却栽在一个二十岁年轻人身上,枉他自诩在突厥人中智谋超绝,今日却像一只傻头傻脑的狍子,心甘情愿的钻进了事先为他设好的圈套,还翘首以待华朝人的援军,实在可笑之至!
此时此景,再傻的人都明白,当华朝所谓的“援军”到来之时,他们会举起屠刀,不过他们屠杀的对象却是所有在这个战场上互相残杀的突厥人,不论是默啜或是他默棘连帐下的战士,精疲力尽的突厥战士将被华朝大军毫不留情的杀戮殆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华朝的先贤在遥远的古代传下的至理名言,默棘连早该清醒的理解这句话的真谛,今日才悟,为时晚矣!
看着鏖战正酣的战场,默棘连忽然冷笑,上当的并不止他一人,还有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