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页)
星。
“现在,我们假设还有一个宇宙,那里的强作用力要比我们的弱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质子都相互远离,很难接近融合,所以要形成一颗恒星的话,需要聚集极大规模的氢原子。这样一个反平行宇宙中——因为它是那个已知平行宇宙的对立面——将会包含数量很少,但是体积庞大的恒星。事实上,只要强作用力足够弱的话,那么就足以形成这样一个宇宙——它只有一颗恒星,而这颗恒星包涵了那个宇宙的所有物质。这将是一颗高度浓缩的恒星,但是物质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而且它所释放出的辐射量或许还不及我们的太阳辐射强。”
哥特斯坦说:“这么说的话,我倒有个联想,也不见得对。你所说的这个宇宙,很像我们的宇宙在大爆炸之前的状态——一个庞大的个体,包涵了整个宇宙所有的物质。”
“对,”狄尼森说,“就是这样。我所描述的这个反平行宇宙,正是由所谓的宇宙原生蛋构成,简单点就叫‘宇宙蛋’。如果想要探测单方向能量溢出的话,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这么一个蛋形宇宙。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探测这么一个蛋形宇宙的话,我们是不可能失败的。因为这个宇宙蛋就是整个宇宙本身,无论我们探测它的哪个部分,都会找到物质。”
“但是你怎么才能探测到呢?”
狄尼森有点踌躇,“这正是我感到最难解释的地方。物质之间的强作用力都是通过介子来发挥作用。力场的强度在于介子的数目,而这介子的数目,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是可调的。月球的物理学家们建造了这样一种装置,叫做介子仪,可以完全胜任这项工作。一旦介子的数目减少了,或者增加了,那么那个地点就成了另一个宇宙的一部分。它就像另一个宇宙的大门,或者两个宇宙的交叉点。如果介子数目能够降低到一定程度,那么那里就成了一个蛋形宇宙的一部分,而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哥特斯坦说:“这样我们就能从那个——蛋形宇宙里吸取物质了?”
“这部分就比较容易了。一旦门户建立起来,物质就会自动流入。那些物质流入时都会保持本身属性,而且非常稳定。渐渐的,我们宇宙的规律就会渐渐浸入,它们内部的强作用力就会增强,然后它们开始融合聚变,散发出巨大的能量。”
“可是如果它们聚变过度,不会产生大爆炸,炸成一团烟云?”
“就算爆炸,同样会产生能量。不过核爆更取决于电磁场。而在我们这个装置中,强作用力更重要,因为电磁场是受控的。要说清楚这件事,得花很长时间。”
“哦,我上次在月面上看见的那点光亮,就是蛋形宇宙溢出的物质在融合聚变吗?”
“是的,专员。”
“而这种能量可以为我们所利用吗?”
“当然可以。怎么用都可以。上次你看到的,只是那个宇宙蛋中最最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从理论上讲,这种东西我们完全可以从那边成吨成吨弄到手。”
“然后就可以代替电子通道了,是吧?”
狄尼森摇摇头,“不。使用宇宙蛋的能量同样会改变我们宇宙的结构,带来些问题。在交互作用下,那个蛋形宇宙中的强作用力会慢慢增强,而我们的会慢慢减弱。这就意味着,蛋形宇宙中的物质融合聚变会慢慢加速,温度慢慢升高。最后——”
“最后,”哥特斯坦双臂抱在胸前,眯着眼睛,肯定地说,“它就会大爆炸。”
“这正是我的想法。”
“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宇宙在几百亿年以前就是这样形成的?”
“或许吧。专门研究宇宙蛋的科学家早就提出疑问,为什么当初我们的宇宙蛋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点上爆炸?有一种解释曾设想了一种周期性宇宙模型,宇宙蛋就在其中形成,然后自然爆炸。这个周期性宇宙理论后来被学术界推翻了,他们的结论是,宇宙蛋必须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孕育,而且在爆炸之前还要经过一场原因不明的危机,最终导致状态失衡,然后爆炸。”
“这个危机,很可能就是跨宇宙能量流动的结果。”
“有这个可能,但也不一定是智慧生命造成的。或许在宇宙之间也有偶发的自然能量溢出。”
“当那个宇宙蛋发生大爆炸以后,”哥特斯坦说,“我们还能从那里得到能量吗?”
“我不敢肯定。不过这不是我们眼下需要担心的事。我们宇宙的力场会渐渐向蛋形宇宙溢出,但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几百万年,才会导致宇宙蛋突破临界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