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页)
关照”过小甲。它全身前伸,前腿对着小甲抽擅。情景就像乌乌死前,龟龟和它诀别的情节一样。
一周后,有人托我帮忙买两只乌龟。我就又去早市选了一公一母两只小乌龟,也是几个月大小。在三四天时间里,我的龟缸里的乌龟达到破记录的四只:龟龟、小乙和寄养的一公一母。龟龟和小乙一对,寄养的两只是另一对四处晃荡。小乙最活跃,蹭进寄养的两只队伍里窃窃私语。可惜,不到一周,寄养的两只乌龟就被托人拿走了。小乙一下子静了下来,开始习惯于趴在龟缸的西北角,默默地看着玻璃外的世界。小乙也就被称为“阿趴”了。现在的龟缸就是龟龟和阿趴的世界了。
龟龟还是一如既往的沉静,在熟悉的环境里作息自如。一般是在我睡觉之前它就入睡了,我一起床就看到它在那瞪着眼睛看着我们宿舍的四位了。如果它饿了,就四处扑腾,扑通声有时引得人心烦。大部分时间,龟龟是腹甲着地,前后伸直四肢,张着脑袋四处张望。锋利的爪子、鳞甲化的皮肤异常清晰。高兴了,肥肥的尾巴在左右轻轻摆着。有时候,嘬嘬下巴,像是在回味什么美味。
阿趴除了趴在西北角外,也长时间缩着脑袋、四肢和尾巴待在角落里。毕业旅行的时候,我在小西湖水长城处捡了块石头作为留念,放置在龟缸角落。阿趴相当时间里趴在那块石头周围。有时候,阿趴也喜欢翘起后腿,安静地睡它的大头觉。
龟龟和阿趴越来越亲密。一次,我还发现它们两脑袋并排趴在缸底睡午觉。爬楼梯对龟龟不是易事。一来玻璃片组成的楼梯太陡,二来太高,龟龟很难独立完成。我常常趁它没发现,用筷子在龟甲上帮它一把力,将它送上去。而对阿趴来说,这更是难事了。于是,阿趴选择龟龟的背部作为自己晒太阳,休憩的地方。龟龟在下面用手背擦擦脸,转转脑袋;阿趴在背部打打哈欠,向下四面张望。
等我拿着龟粮倒下去的时候,龟龟立刻箭步扑向食物。可怜的阿趴往往被掀下背去。阿趴一般跟在龟龟身后吃些龟龟咬碎的粮食末。太大的龟粮,阿趴吃起来像蚂蚁啃食一般。针对角落里的粮食,龟龟和阿趴只能凑在一起细细钻找。我估计阿趴在这方面比龟龟更有优势。今年夏天,我喂养很勤。龟龟保养得肥肥的,有的时候四肢伸进去,在龟甲四周还路着一层肉圈。阿趴吃的少,也养得白白胖胖的。我开始担心龟龟和阿趴以后会产生一些肥胖病。
七
乌龟是温顺、憨厚、可爱的动物,很适合当作宠物来饲养。
五道口西侧路口向南有一家小书店。店面非常别致,进去的第一层安放了几排书,主要店铺在底下一层。下去的楼梯有一个九十度角的转折。在转弯处店家布置了一个盆景瓷缸:偏上方是主体假山,山周围配上细碎砂石构成的沙滩,辅以小草、水藻,缸面上布置了些荷花。在阴暗的灯光下,盆景瓷缸特别精致,非常适合乌龟的生活。店家就在这缸中放置了三只半岁左右的小乌龟。它们怡然自得地呆着,偶尔也对来往顾客投来的关照报以一瞅。
潭柘寺大雄宝殿是密集的古树群,包括千年银杏、富贵树等。在树阴下散着几个收费茶座。茶座的瓷桌蓝白主色,内部镂空,上面覆盖以玻璃。玻璃下就养着乌龟。有些茶座布置成石头滩,有些茶座布置成荷池,还有些就是清水盆。游人在茶座上饮茶,乌龟在茶座里悠然悠然地散步、晒阳光,别有风味。
张程,25岁,作家,浙江临海人,现居北京。出版有《中国人本色》、《三国大外交》、《禅让: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权力游戏》、《夺宫: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剑锋春秋:指点江山的智慧》、《昙花王朝》等书。
那里 两颗人骨念珠的故事
那 里
缘起。
被一阵飘渺的音乐牵引着,淡定中,似有微笑。朗朗的诵经声悬浮在乐曲之上,有檀的气质。寻找,在一条又一条狭长逼仄的柜台前穿行。音乐忽高忽低,忽左忽右。茫然,立定。仔细辨别方向。微弱的声音竟然足以响彻嘈杂的大厅,甚至注定会照亮我的身影。
问了七八个人,才找到声音的源头。一家出售西藏饰品的小店,有着酽酽的印度迷香。昏黄的草纸灯下,光线中没有人。等了一会儿,店主来了。问明了他所播放的音乐是西藏寺庙里的《大悲咒》,只有一盘磁带了。本来我以为是音乐CD呢。想想我好像没有放磁带的音响设备,但还是买了。付钱时,一眼就看见它了。在黑色的幕布上,它静静地守在那里,像个孤单的孩子。
我认识它的。
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