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页)
所以说千古以来人人都眼红这皇位,我倒是觉得争来这皇位的人,是害了自己的后世子孙呢。
清诩道,有利有弊吧,有些人的欲望是不需要男人就能发泄的。
我道,看看,这可是个孩子说的话!
清诩道,年前九月不就过了簪礼了,奴儿已经是及簪的大人了。
我轻抚他的头顶,道,总是把你当个孩子。
清诩欲言又止,我知道他要说什么,只道,一次次总想着等眼前的事过去便好好陪陪你们,只是一次次的事过去又有一件件的事出来。
清诩笑道,所以奴儿觉得府上最聪慧也最有福气的男子便是墨宇哥哥,听说妻主要给他名分他也不要,其实这些虚的有什么用,能日日守在您身边才是最好。
我笑道,嫉妒墨宇的可不是一个,罢了,我外边书房去看看公文,不一会儿可能还要进宫面圣。
清诩道,两位侍君出丧您这左丞相免不了的忙,奴儿送您到二门上吧。
二人便绕出来往二门上走着,清诩道,别的话奴儿不多说了,只是杀父之仇,奴儿永不能忘。
清诩抬眼看着我,我沉默了一会儿,一直走到二门上,才道,我答应过的,早晚有一天到了清算的时候,我会带你同去的。
清诩笑着看我出门,干净而澄亮的笑容,让人看着心里安稳。
果不其然又进宫了一趟,倒是没怎么跟陛下多言,礼部、工部和吏部的几位大员在一处,商讨着这出丧的事宜。即使这事怎么看都不适合大办,但是皇家颜面,各种礼数还是缺不得。
毕竟侍君只是侍君而已,辈分也低,只停灵七日,陛下的陵寝修建工作还没有完成,侍陵自然也没有完工,这几日只能抓紧把大面上的东西修整好,先下葬再说。
我不知道为什么户部没有人过来,正是支银子的时候,难道是皇父焦舒怜嘱咐了他母亲什么?那到不仅显得不大度,还要留人话柄了。礼部的洪大人为难要不要贵君和侍君的亲眷送葬,按规矩是必须的,可是文大人家位高权重,文贵君这样不明不白的没了,他们肯不肯来还难说;韩侍君入宫没几日,刚刚及簪的年纪就没了,还不知老丞相一家要怎样的伤心欲绝,更是不知道该不该去请。可是这个洪大人在册立皇夫时就得罪的陛下,现在这种事儿也都不敢去问,只好来撺掇我,毕竟我是韩大人的半女,替他说句话是应当应分的。
我只得面见陛下,道,韩大人晚年得幼子,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恐怕心痛难忍,心力交瘁。出丧时正是最心伤时,陛下慈悲为怀,想来不忍旧臣如此,不如格外开恩,别让韩大人旅途奔波,再赶回京城了吧。
陛下本就不想大办,觉得丢人。毕竟这种事,瞒的再严,不知不觉还是会传的满城皆知,只是个时间问题。便道,报丧的使者去了吗?
我道,一早就走了,现在恐怕韩大人已经知晓了。
陛下道,那就赐一道圣旨,韩大人要是想要送韩侍君最后一程,便还京送葬,要是心里难受,就不必来了。着礼部拟旨就是了,不必再来回了。
我忙替韩大人谢恩,然后又道,那文大人家该如何呢?
陛下道,文贵君毕竟身份更贵重些,侍奉朕身边多年,碍于礼仪规矩朕不能亲自去送,总不忍心他一个人孤孤单单,还是让文家人去送送他吧。
我又领了旨,听梁皇的声音颇为憔悴,便道,陛下不宜伤心过度,保重龙体要紧。
陛下道,诸位爱卿没别的事就跪安吧。
从宫里出来,先交代了上边的几件差事,又叫来暮春,问道,柳州那边怎么样?
暮春道,去送信的人已经回来了,话在陛下的人之前送到,没有惊了两位老人。
我道,这就好,要是陛下报丧的使者先到了,非出事儿不可。
记挂着子苏那边,犹豫了很久,还是顾全大局没有去兰若寺,唯恐出什么事端。
回到府中便去了子云那里,他人在床上歇着,香雪道,大爷今儿算是躺了一天了,身上不爽,也不让叫太医来,想是韩侍君出了事,心里不畅快,奴儿们也不敢多劝。
果然韩侍君和文贵君的事已经满城皆知了。
我道,今儿一直忙,我进去陪他一会儿。
见我进来,子云刚要起身,我已经坐到他身边,道,你别起来,我陪你躺一会儿,咱们在一起去用饭吧。
子云却急忙低声问道,今儿子苏可好了?
我道,不是跟你说过了?他倒是不会寻死了,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