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第1/4 页)
淮军湘军是以亳州、阜阳和信阳构筑了三个攻击点,这两军占据上游优势,可以威胁到淮河中下游乃至江北的大片区域,八旗则是驻兵于济南、泰安与济宁一带,兵锋直指苏北,所以不难看出,清军的第一步战略意图是大破民盟军于江北。
至于第二步第三步有没有,首先要看第一步的意图是否达成。
王枫眯着眉头想了一阵子,随即问道:“英九兄,你怎么看?”
王有龄在投奔王枫之前是杭州知府,清朝知府是有权力领绿营作战的,对军事并不是一窍不通。
王有龄沉吟道:“清庭以四十万大军压境,在荆襄陕甘或许还有后援,显然是孤注一掷,乍一看,来势汹汹,但我军只要不主动出击,依托交通要道与重要城池构筑阵地防线,我料清军必束手无策,而且拖的时间越久,清军的处境将越是艰难,因为我们拥有广阔的后方,武器物资可以源源不断输送到前线,而清庭没有生产能力,他所使用的枪械火炮都是从洋人手里得来,一旦战损的话,短时间内难以补充,因此要照我看,总司令应陈兵不动,稳守待变,拖他几个月,局势必然会逐渐朝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到那时,便是决战之机。”
王有龄的分析如抽丝剥茧,清晰明了,洪宣娇不由赞道:“王副总理所言甚是,到底姜还是老的辣啊!”
“洪副司令过奖了!”王有龄谦让着摇了摇头,又道:“相比于陆军,海军才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据兰芳又传来的消息,目前在星加坡已经聚集了多国战舰五十来艘,这还是不连运输商船在内,而我们的海军才刚刚起步,论起实力,远不如欧洲列强,虽然硬拼之下全部战损对陆上战局起不到实质性的影响,可这总是我们几年来的心血,毁掉了于心不忍啊。
所以。。。。不如趁着趁洋人联军还在集结当中,下令东海与南海舰队的舰船驶回长江躲避,仅以炮台御敌,如此或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第六一七章勒紧裤腰带
王有龄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优先保存军舰,把军舰避入长江,欧洲列强的军舰那怕数量再多,进了长江都要受到限制,再辅以岸炮与水雷的协助,未必不能教联合舰队吃个大亏。
至于基地,那是能守则守,实在守不住就算了,以后还是有机会重建的。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稳妥的方法,盛宣怀、陆大有、甚至洪宣娇都点了点头。
只不过,王枫并没有表态,把军舰缩回长江,等同于把主动权拱手相让,联合舰队将会进退自如,是战是和并不由自己说了算。
几年前,东印度公司来攻,王枫的手头没有任何水上力量,只能采取守势,再寻找反击的机会,可是时至今日,他的手上多多少少有了些军舰,难道就这样缩在长江里?这不是他的风格!
丁大全也是目光闪烁,似乎在想着什么。
这时,一名黑鹰队员匆匆而来,敬了个礼道:“总司令,有上海电报。”
电报是沿着铁路线架设的,但是电报线路的架设速度显然不是铁路能比,目前铁路只开通了上海到常州段,而电报已经在规划的铁路沿线架设到了南京。
另外上海经苏州到杭州的铁路线,杭州经宁波福州一线到广州,南京到杭州的宁杭铁路也都在规划勘探线路,一旦确定下来,将率先架设电报线路。
“念!”王枫吩咐道。
黑鹰队员掏出一张纸片,念道:“上海电:接兰芳情报,星加坡新来荷普军舰十三艘。运兵船五十余艘。”
盛宣怀顿时色变道:“又来了荷兰和普鲁士,后面说不定还会有新加入的呢。敌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了,王枫。我知道你不甘心退缩,可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后总有机会报仇的。”
王枫向张万常问道:“我们的鱼雷艇有多少条了?”
张万常现出了一丝愧色,讪讪道:“因为技术上还存在问题,目前鱼雷发动机的报费率太高,成品率只有两三成吧,所以到目前为止,只有二十一条,每条装备两发鱼雷。”
燃油发动机。对于这个时代是全新的技术,虽然有王枫给出了全套技术图纸,又详细讲解,可是它的结构比蒸汽发动机要复杂很多,有些零部件用车床加工精度不够,必须依赖手工打造,自然会有差异,而且还要既防水又排气,说实话。从真正开工建造到现在才一年的时间,能有两三层的成品率已经很不容易了。
关键还是太仓促,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调试实验,再对车床做进一步的改进。成品率不会如此低下,王枫也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