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1/4 页)
圃欤�
每一类型的车床周围都挤满了人,指指点点,美国人通过翻译做着讲解,王枫转头问道:“宋老板,有没有兴趣投资车床?”
“有,有,有!”宋文泽忙不迭的点头,眼里精光直闪!
蒸汽机项目虽然由于投资过大尚未盈利,但生产出的成品均被一扫而空,甚至订单都排到了明年春季,这让他对机械行业充满着憧憬,而王枫又把车床交了给他,仿佛塞来了大把银子。
王枫微微一笑:“每一种车床,我以兵器局的名义拨给你两台作为研究,算是兵器局入股吧,再搭上些人手配合你,你看如何?具体占股你和兵器局协商。”
“多谢王司令!”宋文泽施礼称谢之后,问道:“王司令,您也知道的,苏州动力生产能力有限,我们天天被人催货,烦不胜烦,所以还想购买些车床,您看如何?”
王枫伸出两根手指:“只能根据你需要品种,每种给你两台,我拿到什么价,就给你什么价,不会多赚你一两银子,你如果不够用,唯一的方法是尽快生产出新的车床。”
每种五十台,兵器局最少要留十台,其余轮胎厂需要,艾娜公司需要,纺织行业需要,海军也需要,王枫还打算分一些给苏北杭州,看看能不能成立机床厂,主要是他担心苏州动力会形成行业上的垄断,只有机床业遍地开花,才能通过竞争促使各家进行技术创新。
ps:谢谢的月票~~~~
第三九八章让人头疼的印度人
虽然遍地开花会带来重复建设的问题,但这个问题至少十年内不用考虑,中国的底子太薄了,缺少西方近百年的工业沉淀,在王枫的估算中,即便年产一万台各类车床都未必够用,目前正处于紧缺阶段,当市场饱和后,行业会自动洗牌,淘汰掉一批小企业,再由政府引导整合为几家巨头,参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而对于只分到几台,宋文泽显得有些失望,只不过,他也能理解王枫僧多粥少的难处,于是拱了拱手:“老夫明白了,会抓紧时间与兵器局创立车床公司,尽快自主生产车床。”
“你尽管放心研制,明年淮南煤矿将正式产煤,未来几年,这里将先后建设起两座钢铁厂,原料方面可以充分保证。”王枫点了点头,就向张万常招招手道:“张万常,我提升你为中国民主同盟军总装备部部长,受司令部直辖,专门从事武器研究与生产开发,属军级单位,希望总装备部能成为我军的坚强后盾。”
对于民盟军,王枫完全按照解放军的框架搭建,除了作战部队,解放军中最重要的部门便是总后勤部与总装备部。
最近几年,民盟军没有长途远征的需求,只是在原有地盘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因此并不急于把各后勤部门整合为总后勤部,但随着全军规模的急速膨胀与武器装备的快速更新,仅靠苏州兵器制造局已经显现出了吃力的迹象,目前的兵器局有七千多人,仍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设立总后勤部刻不容缓。
“请总司令放心,我张万常绝不会教您失望!”张万常满怀激动的敬了一礼。这不仅仅是升官,而是他与兵器局这一年来的努力得到了王枫的认可。
“张部长。恭喜恭喜啊!”各人纷纷向张万常道喜,张万常笑的脸上象绽开花朵一样,回礼称谢。
在陆大有也道过喜之后,王枫问道:“那些印度人干活如何?城市平整还需要多久才能完工?”
“这。。。。”陆大有无奈道:“印度人干活的效率奇差,您看他们,明明有扁担不用非要拿头顶,一趟能运完非要分成三五趟,战士们拿鞭子抽都没多大效果,他娘的。印度人不怕死,而且真打死了也不好,最后实在没辙,只得听之任之。
另外印度人还懒,往往运个两三趟,趁看守不注意,就钻到角落里睡大觉,除非被发现一顿痛打才能起来干活,可是开工没多久。又回复了老毛病,战士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包括威胁不给吃饭都不行,印度人个个听天由命。不给吃,他就饿着!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印度人随地大小便。经常裤子一拉,就地拉屎。拉完还用手擦,给他们纸他们不用。我是真的想骂娘了,您离得远所以没闻到,如果您进城,保管您。。。。如今的宝山城里满是恶臭!”
“唉!”陆大有叹了口气,又道:“但印度人有一点好,便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可是再温顺干不了活又有什么用?总司令,我劝您招募中国人干活吧,照印度人的速度,恐怕一年都完不成。”
王枫对陆大有的抱怨没有半点怀疑,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