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握的手弩,微闭上左眼,对着不远放的箭把,前后分脚,重心微微后靠,开始瞄准。
还没等周围人对他怪异的瞄准姿势做出什么异样表情,只听“嗖!嗖!嗖!”三个连续的破空之声,接连响起,还没等众人做出反应,又是接连三声“噔!噔!噔!”射中箭把的声音响起。
今日二更送上,喜欢的朋友还请多多支持,十分感谢,废话不多说,明日持续俩更。
发书已经俩天,相信基本的情节也交代清楚了,接下来,该进入主体情节了,还请喜欢本书的朋友耐心看下去,相信随着卧龙一点点的讲述,会给你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故事,这里有铁血征战,也有儿女情长。有阴思诡计,也有义气为先,政治黑幕更是伴随着纯洁心灵,这里没有绝对的黑与白,却有着各自人心不同的衡量尺度,一切的一切都在故事当中。
刚才看了一下评论区,那么在这里解释一下,文中的“官话”不是一定指明是普通话,而是范指北方口音,如果细心的朋友相比是不用解释,说一下哈,南方的口音跟北方的口音并不一样,这一点古代也是如此,南方发音向上偏,跟北方的方言是不一样的,再说普通话虽然是一点点的繁衍出来的,但是却是以北方口音为准,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清楚,呵呵!
第五章 黄月英的打算
看着韩罡的神态,黄月英先是满意的笑了笑,接着对旁边的“小三”吩咐道“你去旁边的酒泗叫老爷回来,如他正跟友人在一起,方才所事万不可多做言语,只说,我叫他有事商量便可。”
此时“小三”头脑简直跟糨糊差不多了,明显韩罡跟夫人的神态都说明了什么,但是他却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要说夫人研制的东西没有一千也够八百了,甚至连自己会动的牛,马他都见过,这个手弩又算的了什么稀罕物?
想不明白的“小三”,也不的多问,听到“夫人”的吩咐,忙应了一声,豁达的转身快跑了出去,按照他的想法,想不明白就不想,省得惹出满脑袋的烦恼。
这面小三更走,黄月英想了想后,微笑着对韩罡说道“小罡,你来到我茅庐,已经有些时日了,可想过日后有什么打算?”
正沉浸在手弩震撼中的韩罡,猛然听到黄月英如此问话,微微一愣,下意识的想道“难道是要赶我离去?”
想到此处,韩罡忙收起复杂的思绪,平静的回道“回夫人,在下先是被诸葛均恩人救起,后又受先生活命之恩,理应报效诸葛家,侍侯左右,但是,如夫人不愿见此,在下会巡游四海,以求出身后,再行报恩。”
对于韩罡的回话,黄月英并没有多做表示,而是继续微笑着问道“按照你所说,方今天下群雄割据,寒门想要出人头地,多走戎马之路,我这里打个比方,如你所效忠的主公有着少量这样的手弩,也放心的交到你的手下,但是却只够几百人配置,完全不能形成规模,你率领此军,该如何作战?”
韩罡听着这明显带有考校意味的话语,不由一愣,他想不明白为何自己还没走呢,对方竟提前考问了起来,猜不出黄月英目的到底是什么,韩罡也不好揣摩,但是却还是谨慎的追问了一句“敢问夫人,对方是什么兵种?地形如何?”
听到韩罡的回话,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见黄月英眼睛一亮,带着“果然如此”的神色,开口说道:“你所率领的弩兵足有三百,于山林处遭遇俩千骑兵。”
虽然黄月英的问题补充了出来,但是韩罡却还感觉十分不全面,先不说气候因素,单就是双方士气问题就没有点明,如果是三百残兵,即使是拿着精致的手弩又能有多大的作为?山林适合弩兵打伏击没错,但是如果是在天干物燥的情况下,被对方烧山,岂不是全要死在里面?这种情况韩罡在前世出任务的时候,可是遇见过的,容不得他不记忆犹新。
想了想后,韩罡就着黄月英说提到的“遭遇”字眼,小心的回答道“如是遭遇战,则对方想必是行军当中,燃火器物虽不至于没有,多也没有多少,但是却也不得不防,我会率领三百弩兵,于潮湿隐秘的树木地带,打对方伏击,如对方放火烧山,势必会阻碍战马追击,那时我定可安稳退去,待对方放松警惕后,再寻觅战机。”
此话一出,黄月英利马瞪大了双眼,意外的神色任何人都可以看的出,已经自认为很是高看韩罡的她,想不到一名九岁的孩子竟然能有如此见解,要知道刚才战例虽然问的随意,却是战场上时常出现的情况,同样韩罡的回答根本就不是一个没经过真正战事的人可以说出口的,但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又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