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第1/4 页)
作为一方大员,胡宗宪可不会作死。
所以换个说法就是在胡宗宪这里秦厉是可以随便得罪的,而张经和赵文华是万万得罪不起的。况且作为一方大员,胡宗宪哪里不观察者朝廷。胡宗宪已清晰的认识到接下来的内阁首辅非严嵩莫属。张经又是严嵩的干儿子,胡宗宪哪里能得罪了张经。
不得不提的是胡宗宪现在与严嵩联系很是紧密。别看胡宗宪是封疆大吏,正二品的大员,严嵩是内阁次辅,而且品阶只是正六品。但胡宗宪在严嵩跟前却自称学生,对严嵩很是尊敬。当然了,这些都是秘密的事情,在现今的朝廷里还很少有人知道胡宗宪和严嵩的关系。就是连赵文华也并不知晓胡宗宪和严嵩之间的这层关系。
胡宗宪亲自来迎,张经表现的很激动。要知道啊,胡宗宪可是一方大员,自己只是小小的右都监察御史,虽然这次是代表了皇上,但怎么说也不能在胡部堂跟前妄自菲薄吧。所以,张经见到胡宗宪后,便是一脸喜色,十分恭敬,一副在胡宗宪跟前谨小慎微的样子。
可赵文华却不同了,这家伙自以为是代表了天子,虽然是个副职,但也表现的趾高气扬,一副不把胡宗宪看在眼里的模样。
看到赵文华如此模样,胡宗宪心中很是不悦,但多年来的官场生涯早已让他练的喜怒不形于色,同时胡宗宪对赵文华也不禁低看了一眼。像是这样的人,显然眼高于顶,断然不会有大作为。
胡宗宪表现的很低调,对张经和赵文华很是尊敬,这更是让赵文华有点儿飘飘然。赵文华一般说来是要站在张经身后的。可赵文华因为依仗他是严嵩的干儿子,并且他知道张经也是投靠了严嵩的。所以便很大胆的站在了张经身侧,和张经几乎是同步而行。
张经对赵文华这样的举动虽心有不满,但看在严嵩的面子上也并不说什么。
说起来身高,赵文华要比张经高出半头,并且赵文华昂首挺胸很有气势,他们二人走在一起,不知道的还以为赵文华是这次巡查的正使,而张经,呵呵!只是一个跟班。
赵文华偷眼观看张经,见张经脸上一直带着微微的笑,对胡宗宪恭敬有加,一副谄媚,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模样。赵文华不禁心中暗笑,哼!张经,说起来还是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就他娘的这这副德行,真是搞不明白了,这样的人怎么就进了都察院,还成了这次代天巡查的正使呢?不开眼,皇上真是没有识人之明呐!
胡宗宪在福州府衙招待的张经和赵文华。酒席自然是丰盛无比,胡宗宪时时举杯敬酒,三人不禁好一番豪饮,直到夜半方歇。当然了,晚上时候胡宗宪自然会安排几名美婢好好侍奉。张经倒是很正人君子的样子,让两名美婢只是在门口伺候。可那赵文华却是玩儿了一个通宵达旦,好不惬意。
美!就是美呀,代表皇帝出行,这滋味,这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在福州,胡宗宪陪了张经和赵文华两天。这次张经和赵文华带来了大量的军需,两人便是做主送给了胡宗宪差不多十分之九,只剩下了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留给秦厉。依照赵文华意思,他是一点儿东西也不想给秦厉的。可这次毕竟是代替皇帝来慰劳秦厉将士的。若是一点儿也不给秦厉留下,恐怕到时候不好向皇帝交差。
至于这次慰劳胡宗宪,嘉靖皇帝在两人出行的时候,对胡宗宪可是只字未提。要知道,胡宗宪在东南沿海主持抗倭也有两三年了吧,一点儿成效没有不说,倭寇反倒是越来越猖獗,以至于胡宗宪派八百里加急给朝廷送了急报。
可人家秦厉只是来了东南三个月,便擒住了倭寇的女首领山本狼女。这样一比较起来,胡宗宪在皇帝那里哪里还能印象好的了啊?
这一日三人在州衙闲坐,赵文华微微眯着眼睛说道,“说起来我和张大人来这东南也有几日了,那平南将军秦厉为何还不来见呀?难道他不知道我们来了吗?蔑视我们可以,但这分明是在蔑视皇上呐!胡部堂,就凭这个,在下以为部堂就应该好好的参那秦厉一本。”
胡宗宪本来对赵文华就没有什么好印象,只是闷声一笑道,“赵大人,秦将军那是皇亲国戚,说起来他整日忙于公务,不来参见两位大人那也是情有可原呐。”
“忙于公务?难道接见在下和张大人不是公务吗?”赵文华怒道。
胡宗宪虽然对秦厉很是不满,但他绝对不会傻到听从赵文华的指挥,绝不可能让赵文华把自己当枪使。至于秦厉嘛,胡宗宪也是对他憋了一肚子火。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胡宗宪根本就看不起秦厉,认为秦厉就是靠裙带关系,小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