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定要去,只要每年交一定的钱粮也可代替。
不过,顾氏当初来到这里的时候,是直接花了钱购买田地的,并没有去申请朝廷的均田。
因为想要申请均田的话,需要出示许多证明,均下来的田也全都是荒田,是需要自己去开荒的,所以当时的顾氏选择了自己购买田地落户。
落户了之后,由于顾氏是一个寡居女子,所以户籍上写的是女户,对于女户朝廷是有每年减税两分的优惠政策的。
晚上一番庆祝过后,第二天一大早顾展铭便去找村长要保举文书去了,顾家现在在平阳镇也算是中等户人家了,所以村长自然也不会无故为难。
拿到保举文书后,顾展铭便去了县城衙门盖了章,而后便在家里耐心的等待着州试之期的到来。
汉中府的州试之期是二月初,在府城汉中城举行,需连考五日,直至二月初五方能考完,考完后十日,也就是二月十五便是放榜之期。
二月十五一大早,顾家一家三口吃过了早饭,吩咐下人看好宅院后,便坐着马车前往汉中府城看榜去了。
汉中府城离平阳镇不算远,赶着马车两个多时辰便能赶到。
汉中城。
府衙门前。
“娘,好多人啊。”
放榜的时间都还没有到,府衙门口就已经站满了人群,许多身体不健壮者,连挤都挤不进去,只能焦急的在外围打转。
“大山,你力气大眼神也好,等下放榜时,你挤到前面去寻找展铭的名字。”顾氏向站在顾展铭身后的一个十三岁童子道。
“是,夫人放心,小的等会一准将少爷的名字从榜上找出来。”大山说罢,便要往人群挤去,但却被顾展铭拦了下来:“不用,人再多放榜半个时辰内也会散去,到时我们再看也无妨。”
大山,全名李大山,是顾氏从十几家庄农中,为顾展铭挑的一个头脑灵活的书童。
“是啊,娘,我们不急,哥哥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上面的。”温雅汗颜的看着外围处许多挤进去又被挤出来的人道。
“是啊,夫人你放心吧,展铭少爷既然能够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这州试也一定不在话下的。”顾氏身旁,一位十三四岁,丫鬟打扮的少女道。
“也好!”稍稍一想,顾氏便同意了,他儿子这么优秀,又怎么可能通不过呢。
这位十三四岁的丫鬟,名叫夏荷,是顾氏现在的贴身丫鬟。
夏荷父亲早亡,从小与她娘相依为命,去年,她娘得了病,因为没有钱看病,所以她在镇上想要卖身为奴,为娘亲筹钱看病,刚好顾氏恰巧路过那里,便被她的孝心感动,就给了她十几两银子。
半个月后,夏荷也不知道从那里打听到了顾氏的住处,就找到了顾家来,说是来签卖身契的,顾氏听了当然不肯,她给夏荷银子,那全都是看在她一片孝心的份上,又不是真想让人卖身为奴。
只是后来小姑娘却抱着顾氏的腿不放,说是她娘虽然有了钱看病,但最终还是没有熬过去,临终前还特地交待她前来履行承诺,卖身给顾氏当丫鬟,非要顾氏成全了她不可,最后顾氏看她还小,又无依无靠就同意了,不过也没让她签什么卖身契,每个月还给她半两银子的月钱。
其实夏荷她娘的一片苦心,顾氏又岂能不知道呢,毕竟一旦夏荷她娘死了,夏荷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无依无靠,未必就会比卖身为奴强,而且从夏荷的描述中,夏荷的娘也应该听得出顾氏的品行。
顾家如今在这平阳镇也算是拥有十顷良田的中等人家了,自然也不可能只有那么几个人。
除了夏荷,顾氏还招了两个粗使的农妇,以及几个看家护院的家丁。
“要放榜了!”
温雅她们在等了一炷香后,场面突然一阵嘈杂,府衙的大门吱吱吱的打开了,八名衙役从里面小跑了出来,开始喝令四周民众散开让路,待通道清开,便有一名府衙主簿带着两人,手捧着一托红色卷纸从门内向着被衙役护着的墙走去,恭敬的将卷纸展开,贴在墙上。
除了留下两名衙役看榜,以免被人毁坏外,主簿带着另外几个人又从新回到了衙门口,才高喝了一声:
“探榜!”
话落,原本还摄于官府威严不敢上前的人们,立马一股脑的蜂拥而上,许多人因为挤不到里面去,急得在中间或者外围使劲的跳望,这一幕看得温雅很是大汗。
顾氏表面上看似乎不急,但她却不时的微微踮着脚尖,双目直直的瞅着那张榜,似是隔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