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得过于直接;或是尚未做决断;不能了解太多的具体实情。
我笑着冲郭嘉挥了挥手说:〃无妨;先生动问;商当无所不言。商此次九江之行;即已与世叔边让商定了蓄势待变的方略;并于潘阳开始编练水军。且丹阳乃徐州治下;亦可兹利用。然荆南孙文台乃猛虎也!当慎处之。〃
我见两人欲言又故作沉思之状;仿佛是在等我说话。暗想:水到渠成了!就一揖到地:〃二位先生均乃王佐之才!如此与草木同朽;何不助商以成大业?商当晨昏定省;以师礼侍之。〃
两人对视片刻;随后齐声的说到:〃恭敬不如从命!我等将誓死效命公子!〃想来两人早已蠢蠢欲动;只是未遇可侍之主;未得时机罢了。
第十四章 返徐聚力
一路上春风得意马蹄疾,高高兴兴的我这一行,晓行夜宿的奔返徐州。那日,得郭嘉和程昱投效后;当然又是一番庆祝。翌日;即带着二人的家眷及细软同我一起上路了。
两个多月的旅行收获颇丰。因而;我一路上心情愉悦、谈笑风声,时而同郭嘉、程昱谈古说今;时而同典韦、魏延切磋技艺,不知不觉徐州已在眼前。
回到陶府不久;不仅老陶谦匆忙赶回;身后还跟着糜竺和张昭。经过一番的忙乱见礼之后;陶谦即同四个新人聊了起来;由于陶谦对文武两途均有涉猎;故相谈可以说是甚欢。看得出来;老陶谦对体壮如牛的典韦格外的喜爱;不停的用略有颤抖的手拍着典韦奇宽的肩膀。我忙凑过去插话说典韦尚无表字;请父亲给代起。老陶谦思忖一会儿说可取‘君然’二字;乃‘巍巍君子’之意。乐得典韦趴在地上磕了好几个响头,嗡声嗡气的直喊:“君然给您老大人叩头了!”
而张昭却把我拉到一旁诉起了苦;说他这个仓曹橼快成‘仓曹鼠’了!自他上任以后;老陶谦对他太过于信任有加了!不管是政务、刑名、救灾、抗洪、安置难民、修桥补路、税赋征收、官粮仓储等等,事无巨细全扔给了张昭。使张昭忙得头昏眼花、昼夜难分。而糜竺这位别驾从事任事不管;只是行其商贾之事;陈登这位长史则耍点阴谋诡计尚可;一提政务则避之惟恐不及。他看我带回两个看来像很有才干的文士;就想向我要人。我只好无奈的告诉他:此二人长于军略;对他没用。他可以禀明老陶谦;颍川的荀彧、荀文若;陈群、陈长文;此二人乃政务奇才;可招之。按我的想法:荀彧心有所属很难招来;只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罢了;而陈群可能性却很大。
徐庶和糜芳随后也带来一个人;荆州的霍峻;霍峻年方二十三岁;与郭嘉同岁;身高八尺、白面无须、寡言少语;是一个颇有心计的年轻人。糜家的伙计把他送到了糜府;他一直就在军营中等待我回来。
第二天在我的推荐下,老陶谦就作了如下的安排:由我兼任徐州别驾(副刺史),程昱、郭嘉均任别驾从事,典韦、魏延、霍峻、臧霸(补)均任都尉。并给程昱、典韦、霍峻、臧霸、徐盛分别安排了宅院。郭嘉同徐庶一样;不愿搬出陶府另住;就在陶府单僻个院子让他与郭馨居住。反正陶府大得很;不差多出他们哥俩儿。这些天过来;郭馨同红儿成了好朋友;俩人在一起总是说着悄悄话;不知红儿是否把我给买了?当然;新僻的官员现在均须随后呈报朝庭核准。
我禀报老陶谦后把臧霸调回,并成立了整军衙门:以徐庶为主;程昱、臧霸、霍峻副之;对徐州刺史所能掌控的全部军队实行整编、调训。调沈青任总辎重主官,负责全军的辎重管理;我特别要求沈青对军械严守机密。徐州的钱粮存储颇丰;因而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兵丁的待遇和军械的投入。这其实是相当于变相的剥夺了曹豹和沈耽的军权;他们虽有抵触;但在老奸巨猾的老陶谦的全力周旋下;二人也只好就默认了。
原有的五千晓骑兵归魏延统领;糜芳副之;作为常备军以防变故。
典韦任铁卫统领;老熊副之;铁卫移住徐州城内;守护刺史衙门和陶府。
调胡明;胡亮弟兄俩负责成立密探司;职责是打探天下各州和朝庭的隐秘情况、以及及天下即将发生的大事。为尽快的可以发挥作用;密探司外派人员,先依托糜家在各地的店铺做掩护。
至于郭大懒虫(我新给郭嘉起的绰号),则免强同意管理新成立的密探司;但训练归胡氏两兄弟;他负责指导;并负责整理分析获得的情报。最闲的就是他了!一天到晚总是跟在我后面看西洋景!
徐盛继续屯军东海。据徐盛托臧霸传回来的消息说:步兵与弩车的配合已渐成熟;三千的重甲车兵(发射弩箭的兵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