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那些年的你我(第1/2 页)
袁玉眉带队,胡戈和柳一菲自燕京出发,首站到的就是魔都,也是孟轻舟的主场。
糖糖和杨蜜两人都到了魔都的星美影院,尽管混球没来,但两人还是很关心他的电影。
“糖糖,孟轻舟真的没有和你那什么吗?”
“蜜蜜,你是不是疯了,被人听见怎么办!”
“怕什么,就咱们两人,你还没回答我呢?”
糖糖不比已经尝尽温柔的蜜蜜,这么露骨的事,她哪里好意思说,鼓足勇气也只是摇了摇头。
小狐心里的滋味可就五味杂陈了,究竟是自己的魅力大,还是孟轻舟把糖糖看的更重要呢?
这是个挺让人纠结的问题,未及弱冠的杨蜜还不能想透其中的缘故。
那就是自己魅力太大了,哈哈,这么一想自信心瞬间爆棚!
“蜜蜜,你也太…”
两女的交情好像在这段时间突飞猛进,撇开了孟轻舟不说,私下都能约好行程聚会了。
“这有什么,孔子和鲁迅先生都说过,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
“行啦,行啦,你个小色女,我们去看电影吧。”
“切,装什么装,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那些年》在第一天拿下0万票房后,连续两天的票房都突破了1000万,特别是在大学校园和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心中,可以说是引发了巨大的共鸣。
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心灵鸡汤文,诉说着那些年少时的遗憾和趣事,对正在上映的《那些年》来说,这就是自来水!
作为5后,真正经历了通讯工具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传字条、打电话、写信,上了高中(大概2000年)才有了邮箱和qq。
后来又有了手机而且只能发短信,上大学天天泡在网上。我们越成熟,通讯工具越发达、即时性越强。
小的时候想给喜欢的人打电话,但是因为只有对方家里的电话,于是就不好意思打过去,经常是拨完号码就脸红心跳地挂掉。
后来有了ic电话亭,会在电话亭徘徊很久很久。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就会写日记,还有写信,每周都跑到学校的木头信箱那里去翻自己的信件。
孟轻舟既然都叫回了柳一菲参加宣传,自己当然不会不处力,他在博客上写下了自己的伪创作过程,以及对电影的理解!
大部分人都在说《那些年》,勾起了青春回忆。
确实,作为导演,我的用意,确实是主打青春感情牌。
可是,除了满地的青春回忆,还剩什么?
那就是青春期的躁动和男女恋爱思维的差异,以及这一场成熟和幼稚的较量。
请先记住一句话:男生追求的是过程,女生想要的是结果。
一个男人,再虚伪再好色再粗暴脸皮再厚,在他喜欢的女人面前都会变成一个纯情小男生,或者是彬彬有礼的绅士,但你知道,那不一定是他自己。
假装成熟的男女其实是最幼稚的。
请你继续幼稚下去呦~
这部电影我想拍给那些依然幼稚的男孩,希望他们能感同身受,也想让已长大的男人心有戚戚。
《看电影》的五月周刊,给了整整三版,介绍了电影的完整故事,文章附上了孟轻舟在博客的短文。
标题是煽情的:沈佳宜,你在哪里!
上映五天,《那些年》的票房就已经有了4012万,金淑丽和袁玉眉都快高兴疯了,照这么的票房走势,难道票房还能破亿?
要是孟轻舟在,肯定会告诉她们,从2006年开始,国产电影票房上亿,不会再是令大众惊讶的事情了。
《那些年》掀起了一场关于青春、关于爱情以及梦想照进现实的话题。对于电影的本身,甚至于对导演和演员,都没有故事更能吸引观众的关注。
“如果不是最后那个吻,电影本身并不值五颗星——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爱,它不深刻,甚至肤浅,但因为没有任何尘垢而吹弹即破、丝苦丝甜。这种幼稚是要定格在时光的相框里,用青春做祭奠的只是当时已惘然。因为不圆满,youre the apple of y eye。”
“想办法挨着她看过了一次集体电影,偷碰她的手后震天的心跳声至今还在回响;要换座位前得知将和她同桌,前一晚辗转亢奋得彻夜失眠;青春是一阵轰隆的心跳,是一场彻夜的失眠。懊恼长不高的个子、低至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