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页)
规模量产,一来的成本问题,唐继光怀疑其中有一定的水分。二来是,哪怕自己认为再好,也需要士兵认同。唐继光只是让军器所制造二百杆,交给两哨士兵试验。
卫铁勇有心讨好唐继光,见唐继光试射东江火铳完毕,并没有出现问题后。卫铁勇立刻笑眯眯的凑上来,道:“军门,你之前让我们研制的铁模法现在已经出来成果了。有工匠提出,在铁模表面涂抹上一层蜜蜡,再将铁水灌进去。”
唐继光虽然不知道,但感觉这个办法似乎可行!高兴的点了点头,道:“很好!立刻钱银去支持!另外必须把技术吃透,别给我制造出蜂窝铁的火炮!”
唐继光说到后面,一脸肃然。
卫铁勇也不敢嬉皮笑脸了,慌忙一整脸色,肃然应道:“是的军门!不知道军门有没有空去看一看呢?”
唐继光本来想应诺下来的,但旋即想到自己的身份太高了。恐怕自己去巡视一番后,给了那些工匠不必要的压力。
唐继光忍住心头的好奇,摆了摆手,道:“这事情还没有成功,等成功了,我再去看看吧!”
卫铁勇虽然不甘心,但不敢劝说,唯有一脸遗憾的说道:“好的!”
唐继光回去后,便前往各地视察。宁完我的黄老之术虽然有不少缺点,出现了不少纷争,但总体而言,为了能够赶上春耕,各村还是齐心协力开垦荒地。主要问题是出现在水源上,现在全世界都进入小冰河时代。南方还好一些,但北方这几年来,旱灾、蝗灾都不少。…;
这些灾害都直指一个问题,水!东江也没有避免到这个难题,特别是现在大规模开荒的情况下,水源更是重中之重。
唐继光非常重视这事情,特地让人寻来唐冬元、宁完我商讨这事情,王一宁本来也要来的,不过他到军器所巡视,侦查有没有贪污**的事情出现。
只有那么两个人,唐继光也禁不住郁闷,索性将武官也叫来了。
东江军文官少,但武官可不少,辽东军出身的陈良策、张盘、丁文礼、吕世举,江南军户出身的孙继海、吕鸣飞、赵德昌,日本武士出身的唐政重、塙直之,还有红夷人出身的水军游击将军汉克姆斯。
唐继光这部下也算得上是来自五湖四海了,大杂烩也不过如此!
……白虎堂……
“今天早你们来,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水源的问题,昨天三松村和长元村爆发械斗!虽然并没有造成打死的,但这已经是下令开垦荒地、划分村庄以来,第七起械斗了!说到底,都是水的问题!没有水,就算这种子播下去,也活不了几天!现在还好一些,有雪水支撑一下,紧凑一些还勉强可以接受!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下次恐怕就不是大伤那么简单了!”唐继光黑着脸,双手十指交叉。
唐冬元苦笑一声,道:“这事情说到底都是水利的问题!东江不是没有水!西面有鸭绿江,境内也有一条中型河流,十多条小河。但都没有挖了水渠,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加派人手去挖水渠!”
“那里有人手呢?”陈良策算是半个文官,因为做事稳当,军中屯田的事情,唐继光也交给他。“百姓都在春耕,和老天爷抢时间,他们是不大可能愿意这个时候服劳役的。”
“那让士兵去好了!”张盘犹豫了下,插口道。
“不行!”张盘话音刚落,唐政重就反对了,他是一个武士感很强的人。“士兵是为了战斗而生的!他们怎么可以去做农夫的事情呢?而且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新兵,我们训练时间都不足够了!那里来时间去做这事情呢?”
“事有缓急!现在最重要的是安抚着民心!要不然发生民乱,还不是要动用军队!与其那个时候用,还不如现在早早就用了!至于训练时间不足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了!权衡利弊,方为王道!”张盘也不胆怯,大有和唐政重针锋相对的意思。
丁文礼和吕世举也出言赞同,他们认为东江军士兵大部分都是辽东百姓出身,家人都在东江军治下。如果家中田地不得到安稳,他们又那里有心思训练呢?而且用东江军修建水利,也不用怕士兵有多大的怨言,士兵所做的,都是惠及乡亲父老。只要和他们说明这些,军士非但没有怨言,说不定还会热情高涨。
唐政重依旧不愿意,不过和唐政重差不多出身的塙直之却闭口不言。他知道自己的本领对于这方面,比之一个普通农民好不到那里去。而且他心腹唐继光那句,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不过这可气苦了唐政重,唐政重无奈唯有眼巴巴的看着唐继光。指望唐继光别给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