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看高粱,检查柔儿的功课(第1/1 页)
江太闲没想到这小子还挺上道。 “你家有多少?” “几千枚咸鸡蛋和鸭蛋,鸭蛋少些,你看看要多少。” “全要了!” 郭盛安笑眯眯的,“好嘞!咸鸡蛋4文一枚,咸鸭蛋5文一枚。” “……” “……” 江太闲笑容瞬间褪去,与郭盛安大眼瞪小眼起来。 原本,江太闲想给这小子一些威慑力。 谁曾想对方还挺稳得住? 他不服。 不服的表现具体在:从一开始瞪眼,到后面发现这家伙居然能不眨眼!他还能弱了不成? …… 没会儿,江太闲眼白红了,泪水直流。 郭盛安欲言又止。 这粉面公子太要强了,要不得啊。 江太闲袖口抹掉泪,视线依旧攥着郭盛安不放! “哎。”郭盛安叹气,“江兄,你这是何必呢。” “何必?我拿你当兄弟,你跟我谈钱?谈钱伤感情!” ??? 他才认识他多久?哪门子的感情而言? 郭盛安愁绪不展,“我若是家缠万贯,我自然有江兄这份骨气,说出谈钱伤感情的话。可贤弟有家要养,这笔生意不止我一家参与,还有我二弟和爹娘两家参与进来。 我若给江兄讲感情,岂不是要将爹娘二弟那份也算进来?就是不知道到时江兄介不介意与我爹娘二弟一起称兄道弟了。” 这阴阳怪气的劲儿,可把江太闲脸色由紫变红,再由红变紫了。 明明是眼前这人先开的腔,怎么感觉率先败下阵的,成了自己? “行吧,那就都要吧。多少钱?” “那不成。” “???” 郭盛安自然没将王管家提出来,而是道:“这天燥大,鸡蛋鸭蛋虽说是腌制的,但保存不当还是容易坏,这样吧,我给其他人匀一些,再卖给江兄?” “哦,这样也成。” 江太闲回忆了下,道:“你是怎么料到县太爷给了江家好处?” “若没给,你现下还会与我好生说话吗?” 江太闲哼唧唧道:“你一个庄稼汉,心眼子倒不少。” 郭盛安黢黑的脸,笑时露出一口白牙,显得很憨厚。 看得江太闲又瞪了瞪眼。 都说面由心生面由心生!怎么到眼前这人身上,是丁点不管用呢! …… 郭盛安卸空了驴车,挥舞着驴鞭,朝粮铺而去。 现下各大州城高粱已收获,临水村所在的州城不是高粱聚集的产地,但也有高粱运输。 他询问了番粮铺掌柜,得知高粱并不多。 高粱是皮粮的一种,价格并不高,一斤只要5文。酒倒是贵,但重要的是酿酒过程。 没几个人知晓酿酒过程,好酒更是难能可贵。这种归纳进皮粮的高粱,酿出来的酒,酒不香,效果也不佳,不是各大糟坊酿制的首选。 不过郭盛安酿酒也只是为了烧肉时香些,以及酿药酒,最后才是果酒。药酒的药效主要在药材上,与原材料高粱相差不大。而果酒的好处在于美容养颜,是自家用。 “掌柜,我这边需要买许多高粱,你看看你有没有渠道多获取些?” 粮铺掌柜抬头,道:“高粱口感比其他皮粮差,我们东家引进,也是走糟坊,你要这么多高粱作甚?” 糟坊便是酿酒的私人作坊。 郭盛安:“我有个朋友,他会酿药酒,我特地要了方子想试试。除了药酒,还想酿些其他酒。” 他的这个“朋友”便是张猎户了。 “那你要多少?” “三千斤高粱。” 粮铺掌柜瞪大了眼,“要这么多啊,行行行,回头我跟东家提一提,尽快将其他铺子的高粱调过来,你过几日再来吧。” 郭盛安点头:“那就麻烦了。” 坐上驴车,挥舞着驴鞭,舅甥踏上归途。 大山看了看路边的野花,道:“大舅,不摘些野花回去送大舅姆吗?” “……”他上次送了用汗衫包裹的野花后,月娘得知真相,离家前都没跟他说过话。 他若是个棒槌,就同二弟一样,下驴车摘花了。 大山看他这样,又道:“大舅你不是还要教雪儿表妹插花吗?” “插花”的定义,郭盛安科普给雪儿的,其他几个孩子也在场,也听了进去。 “……哎。”他跳下了车。 驴车出去时载了东西,回来时也没空着。 后世鲜花可以四季鲜活,古代条件有限……准确来说是他们郭家条件有限,为了插花这门课,郭盛安准备将野花晒干后再教。 于是,雪儿除了读书识字和刺绣,还有了阴干野花的活儿。 柔儿的实践感官写得差不多了。 一开始她在地上用木棍写了一页,删删减减,才提笔用毛笔写。 她也练书法,但平时都是用木棍,家中的毛笔是几个孩子轮着用的。 毛笔当然不可能沾墨,而是沾了水在墙上练笔锋。分家后,二婶又花钱买了支笔,他们这群孩子能两支笔轮着用了。 用墨和素纸时,郭柔儿手抖了抖,墨汁瞬间在素纸上晕染开来。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