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谢谢爹手下留情(第1/2 页)
赵家来的是赵老大和赵大娘。 郭家这边除了郭大丫,几乎都来了。 月娘知晓是与赵家闹矛盾,为了避嫌,拘着大丫看着弟弟妹妹,才出的门。 郭家这边是郭盛安做主,赵家是赵老大说话。 赵老大看了看狗蛋脸上的咬痕,没破皮。至于狗蛋没打赢三丫这件事,被他忽视了。 听了赵家其他孙字辈复述来龙去脉,赵老大抓住重点。 女子科考,女秀才。 赵老大想先发制人,郭盛安却比他快:“我们三丫先动手打人不对,但退亲一事难道不是你们先提的?哪有退亲不归还礼的?这些事不算我们错吧?” 赵老大脸色不太好,“怎么突然提起这事儿来?不是该说眼前的事吗?” 郭盛安疑惑:“两家孩子难道不是因为这事儿闹不愉快?不过赵大哥可得看紧自己孙子们了,得让他们分清什么谣不该造,当心祸从口出。” 赵狗蛋年纪小,听不懂郭盛安话里的暗示,但他脑子还算灵光,知晓今日明明祸从口出的是郭金宝,先动手的也是郭三丫,怎么大人一来,他们赵家反而落了下风? 赵狗蛋:“你放屁!分明是郭金宝先提劳什子女子科考!” 赵老大:“狗蛋!” 郭盛安:“慎言!” 郭盛安下了脸色。 今日若不掰扯清楚,只会留下隐患。 郭盛安扭头问三丫那群小萝卜头,“你们可听金宝有提及科考一事?” 孩子们得了军令,连忙摇头晃脑,“没有”“没听过”“有吗?”“没有啊,什么科考?科考能吃吗?” 赵狗蛋指着三丫那群孩子,破口大骂:“他们撒谎!” 似想起什么,赵狗蛋回头看自家兄弟,有亲的,有堂的表的。 “他们可以为我作证,他们都听到了!” 郭盛安却没搭理这小屁孩了,视线落在赵老大身上,“赵大哥就是这么纵容自家孙子们合伙造谣?亲事就算了,难不成赵大哥还想与我郭家结仇?” “走!” “爷爷!” “当家的!” 本来是有理的,如今成了没理。 郭姓一致对外,赵家这边又是自家人。现在,反倒因当初退亲一事被郭盛安拉出来当这件事的矛盾冲突口,倒打一耙。 还怎么争论下去? 只得吃下这个闷亏。 赵家人一走,四周都散了。 本就是孩子们打架,最严重的便是赵狗蛋,脸上被咬出牙印。 至于女子科考什么…… 除了读书人知道严重性,乡下妇人懂什么?只觉着这事儿还不如家中鸡多下两个蛋重要。 场子散了,郭盛安才看了眼局促不安的金宝,领着月娘离开。 孩子们有自己的圈子,三丫既然是孩子王,让孩子们守口如瓶后,允诺的东西自然得三丫自己解决。 他若参与进去,利益骤然放大,只怕会引来村中成人的猜忌,继而被拿捏把柄,反而适得其反。 由三丫自己解决,相当于将事件画上句号。 三丫允诺小伙伴们什么? 夏季掏鸟窝,雪化了去浅水捞鱼。 孩子们欢呼,保证连自家老母鸡也不告诉,这件事还真真画上圆满的句号。 金宝的情绪从一开始忐忑不安,再到小伙伴们玩着玩着就将刚才的小插曲抛掷脑后,自己也跟着开怀大笑…… 笑声回到郭家院子,中止。 无他。 气氛太诡秘了。 只有大丫姐在院子里等着三人。 大丫一言难尽地看了眼三丫和金宝,道:“爷奶爹娘,还有二叔二婶都在厅堂等你们。二丫,你跟我回屋看弟弟妹妹。” 二丫:那就是没我什么事了。 三丫咬着下唇,与大丫二丫难舍难分地摇头。 三丫眼底写满了:大姐二姐救救我,救救我…… 金宝显然没缓过神来。 大丫绕到三丫和金宝身后,推了推,“快去吧,别让长辈等久了。” 推完,大丫难得不端庄一回,拉着二丫就往偏屋跑。 关上门后,二丫有些喘息地看向大丫:“大姐,这,不太好吧?” 大丫双手一叉腰:“爹爹还要单独说你呢,操心他俩,不如想想你自己做错了什么。” 二丫有些不安:“大姐,我做错了什么?” 见她这般仿徨的模样,大丫做了个鬼脸,“骗你的,爹爹说你这次做得很好,要嘉奖你。” 嘉、嘉奖她? 肌肤如雪的二丫,片刻脸颊显出两坨红晕,看得大丫直羡慕。 “你说你这皮子怎么长的,白得一点不像乡下人,倒比那富家娇养的小姐还好看。” 尽挑爹娘优点长,以后长大了可不得了。 二丫羞赧地低下头。 堂屋。 在三丫他们回来前,郭盛安已经将事情厉害说清楚了。 郭盛安:“三弟,往后我家孩子定会送去读书,下场科考的。我们是农门子弟,想要跨层唯有此法,如今不恪守晚辈,以后出了乱子怎么办?总不能好不容易做官了,家中兄弟拖后腿吧?到时候可别怪我翻脸不认兄弟。 今日一事可以当做孩子们玩笑了了,往后呢? 金宝必须读书识字,免得祸从口出,遭人利用。你与弟妹也必须识字,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趁着这次严冬无事做,待我抄完医书一起学!” 郭盛全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