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3/4 页)
七百金军,在一名契丹猛安的指挥下,编成一个五十人一排,共十五列的三角形阵势。前面三排持牌披甲,中间五排执长矛,后面五排持弓弩,最后两排是几十名扛着长梯的役夫,这就是金军首轮冲击的锋矢阵了。
随着金军中军低沉的号角声响起,七百金军就象一枚巨大而缓慢移动的箭头,对着八百步外,那座铁壁车城,戳刺过来。两百金军骑兵,则如同这个大箭头张开的两翼,随着箭头不疾不徐地移动。骑兵们凌厉的目光,始终锁定在车城后方那一字排开的骑兵团千名骑兵身上。
金军锋矢阵进入车城百步距离,金军骑兵散开,不远不近地兜着圈子,他们的任务并非协同进攻,只是护住步军两翼,防止敌骑袭扰。
“箭上弦!”
距离八十步,金军弓弩手在各队蒲辇的喝令下,纷纷从箭囊里抽取箭支,搭在弓弦上。
“试谢!”
距离六十步,一名弓箭手将箭镞望空射出,长长的羽箭,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半弧,撞上一面包铁挡板,只在上面留下一个浅浅的凹痕,便无力坠落。
纵然早有心里准备,这铜墙铁壁一样的车城,还是令进攻的金军骇然变色,心里一阵气沮。
“我们要射击的不是这些挡板,而是躲藏在车阵后面的敌人。他们身上穿着的甲具,比我们还不如。只要翻过车阵,我们就会象赶兔子一样杀死他们——这样的事我们干得还少吗?”
随着那名金军猛安的鼓动,所有进攻的金军发出一阵阵吼叫声。没错,就算比这车城坚固数倍的州县城墙,最后还不是被他们轻易攻占。城池再坚固,对软弱的防守者而言,无非就是更坚硬的龟壳而已,当箭头化为巨锤,再坚硬的甲壳都将碎为齑粉。
“弓弩手,五矢连射!”
距离五十步时,二百余名金军弓弩手,张弓搭箭,斜指半空,向第一混成旅的铁壁车城,射出了箭矢暴雨。而前面八排的金军近战步卒,齐齐发出震天价的呐喊,潮水般冲向车城三十步外的拒马。
与此同时,铁壁车城子墙内的中军战鼓,重重敲响起来。鼓声如惊蛰春雷,轰轰隆隆在广阔的平野上远远鼓荡开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 战车逞威
战鼓声声,是发射的号令。
当数百金军嗷嗷叫着向前冲锋,却被掩藏在深长杂草下的铁蒺藜扎得脚板鲜血淋漓,怒骂惨叫成一片之时。架在战车射击孔上的两百支火枪,在鼓声响起的同时,齐齐开火。
弹丸激射,断草飞扬,血光映照着日光,草屑混合着肉屑。人的生命在这金属暴雨面前,如同离离的荒草,毫无意义地被无情催折。
草飞,人落,草坠,人亡。
金属风暴持续的时间其实很短,前后不过十秒,两轮连射过后,战车内的火枪兵全部进入装填状态,等到下一次连射,起码还需要八至十秒。
在车城中央望楼上的杨再兴与何元庆,却不约而同放下望远镜,惊喜异常地互望一眼,伸拳相击,放声大笑。他们知道,或许,已经不需要进行下一次连射了。
在有了车墙的坚固防御之后,天诛军的射程也作了相应的修正:骑兵七十步为射击起始点,步兵五十步为射击起始点。也就是说,敌人是骑兵的话,要从七十步距离才开始射击;敌人是步兵的话,须放入五十步距离才开枪。
天诛军第一混成旅,作为第一野战军的主力旅,火枪兵战士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老兵,经历了从第一次奈何关之战以后的所有战斗,心理素质与战场经验都是一等一的。在完全不用担心生命危险的坚固车厢里,射击五十步外的缓慢移动目标。那种感觉,几乎与训练场上打靶无异。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军队,训练场与实战总是有差距的,如果训练有十分成绩,那么在实战中能发挥出五分为正常、八分为超常、十分为异常。
安全平和的训练场,与血肉横飞、生命随时受威胁的战场终究不是一回事,士兵的射击、装弹、射速、准头都会受到巨大影响。而半封闭的战车、铜墙铁壁的车城,最大限度地抵消了这种影响,给予士兵心理莫大的安全感,这就使得士兵们的射击水准。无限接近于训练场的水平。
稳定的射击、迅捷的射速、精准的命中……这一切反映到金军锋矢冲阵上。就是可怕的伤亡率。
更悲摧的是,金军阵面宽度不过七十米,而天诛军火枪兵的弹丸打击面却覆盖了三百米。这就是说,形成了正面与两翼的扇形打击。对于远程武器而言。最能发挥威力的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