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腻脂、狼牙磺茸等材料;棚子周围立起九根石柱,每根石柱顶端都镶着一颗大大的夜明石,把方圆十余丈都照得雪亮;棚子对面的湖水里,更远远近近地散落着不下百枚大大小小的夜明石,映得一湾湖水澄澈明净,原本幽冥鬼域般的地方如今就像灯光下的码头广场,水波汩汩颇有安详之意。
其实要不是这样,赵钱估计自己也没法在这儿待一年。曾经杳渺的湖心,那无尽的黑暗中吹来的一股冷风,至今萦绕在他心间,每次他从熔岩河回到这儿取材料,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赵钱不是胆小的人,要说让他被一股冷风吹得放弃这一湖地宝逃之夭夭,那不可能;但这钝刀子割肉般的忌惮感,他也没法视而不见。于是他花了点时间搜集了这些夜明石,把附近变得亮堂堂的,就算真有什么,也能提前看见,以作应对了。
不过至今为止,什么都没有。
于是他照例拿起一只石壶,灌了满壶温泉,继续往下遁去。下方的熔岩河边,一个八角形的黑色石屋静静地矗立着,形制简朴。黑色的石门朝着河岸,厚重地闭合着,石屋后缓缓流动的火红熔岩热力逼人,空气中刺鼻的硫磺味足以让任何一个贸然踏足此地的生灵窒息中毒。
——这,就是地仙赵钱的丹房。
赵钱随口念出几句咒语,石门应声而开。门后,一座丈许高、两抱粗的黑色丹炉矗立在石屋中央,一半埋在同样黑色的久炼火岩地板下,一半威风凛凛地炫耀着自己的大腹。丹炉周围的墙角,一小堆一小堆地放满了各色地火材料,有的直接摞在地下,有的被盛在红黄白黑的各色石制器皿里。
赵钱走到丹炉前,揭开炉盖把一壶温泉倒进去,又熟练地抓起一些材料投入炉内,就在丹炉旁盘腿坐下,调息几次,运转神识催动灵力,开始了一年来不知道第几千几百几十几次炼制。
与此同时,江北万安里外的一处山顶,河神银莲正秀目微阖,双臂轻舒,口中念念有词,山下的万安里上空随之出现一团团乌云,并快速汇聚。片刻之后,只见她双眼一睁,玉手一指,喝一声:“疾!”便听那团乌云中一阵隆隆闷响,骤雨降下,刷刷地遮掩了村中的屋舍田地。
“经混珠一战,银莲姑娘果然实力大涨,如今一次施雨,已经能覆盖村中大半田地,雨量也充沛了许多。周文再次替万安里子民拜谢银莲姑娘的消灾之恩了。”
羽扇纶巾的周文如一杆修竹般立于山石之上,缓缓拱手躬身,山风一吹,端得叫个风度翩翩。银莲眨动眼睛看着他,白皙的双颊飞上两朵桃红,嘴里却道:“拜谢,拜谢,回回都拜谢,你也不嫌烦?”
“周某一片诚心,银莲姑娘明察。”
“好了好了,你不嫌烦,我都嫌烦了。以后不用拜谢,弄点实在的吧!”
周文一愣:“实在的?”
银莲心里没好气,骂了句“呆子”,却又见他愣愣的样子着实好玩,便“扑哧”一声笑道:“算了,不逗你了。给百姓施雨也是我河神分内的事,没什么谢不谢的,不过就靠我这么东一家西一家地救下去终归不是办法。”
“自然不能让银莲姑娘长久劳累。姑娘放心,南夷之地历来天湿多雨,这场旱灾想必也不会持续多久……”
“说你呆,还真不是冤枉了你!”听周文这么说,银莲立马打断道:“这场旱灾来得根本就不正常,连赵钱都看出来了,你就一点都不觉得?”
周文又是一愣。银莲两根眉毛好看地一拧,皱了皱鼻子道:“这湖山小岭一带,北有人仙九派,南有千里瘴林,它们的所在都是绵延的山岭;蕖江东西贯穿其中,支流无数。这两山相夹水流遍布的谷底,天生就是个汇聚**的地方,怎么可能旱?而且我这么多天来在江南江北施雨,已经察觉那高天之上与土层深处并不缺水,只是不知为什么无法形成降雨,不能滋润地皮,才导致田地干旱。这种状况一点都不自然,赵钱都察觉到啦!”
“赵老弟也这么觉得?那确实……可如果不是自然灾害,又能是什么呢?”
“那就是人为的呗!”
“人为?!不能吧……”周文有些失态地叫起来,“这、这旱灾覆盖的区域,足有方圆百里啊!谁有这等本事,能改变方圆百里的风水流行?”
“我咋知道。”银莲没心没肺地来了一句,又道:“那说不定是什么强大的妖怪捣鬼,或者有重宝出世,或者……要不就是哪个人仙门派在试验什么阴阳大阵?”
周文背着手踱了几步,又定定地站住远远地望着山下。文山里上方的降雨这时已经快要结束了,银莲所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