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页)
“无我”呢?
□写文章,难就难在这里,易也易在这里,它没有绝对的金科玉律,常常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你不是说,写“澄清湖游记”一定得“有我”吗?
□如果你写论说文,那又最好无我。这又有一个故事。传说从前乡下有个新媳妇,很受婆婆和丈夫疼爱。一天,丈夫进城,顺便替她买了一面镜子。第二天,丈夫又出门去了,她想起丈夫由城里带回来的东西,打开一看,里面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妇人。这可不得了,原来丈夫由城里带回来一个女人藏在家里,真没良心!一时悲从中来,哭哭啼啼拿着镜子到婆婆屋里告状。婆婆听了,半信半疑,从媳妇手里接过镜子一看,笑出声来。她对媳妇说:“这么大年纪的老太婆,我看快要进棺材了,你怕她做什么?”
○这个故事合理吗,乡下人也不会连镜子都没见过呀。
□这是一个笑话,在民间流传很久了,既然能流传,一定有道理。(○有什么道理呢?)它有象征的意义。人,应该把自己除外的时候,不要忘了把自己除外,要不然,事情就要槽糕。有些同学在写论说文的时候犯了这个毛病,把他自己搅在里头。
○为什么不行?论说文不是写自己的意见吗?
□论说文是写许多人共同的意见,或者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许多人共同的意见?那不成了人云亦云吗?)共同的意见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是他们说不出来,或者不能像你说得这样好。(○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那跟迎合大众有什么区别?)恰恰相反,这是说大众需要这种意见,可是他们还没想到,你领先一步。
○原来是这个样子!怪不得人家说某人是大众的喉舌,(□也叫代言人。)人家说某人是先知先觉。(□也叫启蒙的导师。)可是这跟我们作文有什么关系啊?
□你写论说文,和教授在报上写社论,用的是同样的规则。说个比喻,你下象棋,国手在国际比赛中下象棋,都是马走日字象走田。
○个人的意见,和众人能够接受的意见,二者到底有多大分别,请你再说清楚一些。
□个人意见如果是个人的偏见,如果出于个人的感情、个人的利害、个人的嗜欲,那就是在论说文中应该祛除的“我”。(○这个“我”,在抒情文记叙文里不碍事?)它在抒情文记叙文里多半不会碍事。再说一个故事吧,有一部电影,描写古希腊时代的一群奴隶,集体造反争取自由,最后大家冲到半岛南端的海岸,按照预定的计划,第二天会有船来接应,他们可以各自回家。这天晚上大家心情兴奋,一面痛饮,一面争论哪里出产的酒最好。最后他们的领袖举起酒杯来止息了纷争,他说:最好的酒出在自己的家乡!
○最好的酒出在自己的家乡?
□月是故乡明。最好的酒出在我的家乡。如果我提出这样的论点,你能接受吗?(○恐怕不行。)这就不是众人都能接受的意见。“最好的酒出在自己家乡”可以入诗,不能立论。
《作文三书》第八问(3)
○个人的意见要怎样才会成为公众可以接受的意见呢?
□我现在提出一种意见,我说现在老鼠太多了,每年糟蹋几万吨粮食,养猫捕鼠,猫也是人的一大负担,我主张人吃鼠肉。(○人吃老鼠?怎么咽得下去?)也许我咽得下去,但是靠我一个人怎么成?除非吃老鼠和吃田鸡一样,能上千家万户的饭桌。这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如果:第一,发明一种烹调方法,使鼠肉成为美味;第二,卫生机构再三检验,证明鼠肉对人体只有益处没有害处;第三,发明最简易最有效的捕鼠方法。如果具备这三个条件!加上慢慢地宣传,慢慢地推广,那就大有可为。
○这太难了,咱们还是抒情记叙,让它有我吧。
□单就这方面说,议论文比较难一些。
○抒情文虽然可以“有我”,我爱吃老鼠肉恐怕还是不行。
□我曾经读到一篇文章,作者说他喜欢养蛇,他家客厅的沙发上都是蛇。
○这个嗜好太可怕了。这种文章怎么登得出来?
□他又不劝你也养蛇。有这么一篇文章,让你知道世上有这么一种人,也是增广见闻。
○你说写作没有绝对的金科玉律。抒情记事能不能也来个“无我”?
□这个问题好极了。中国文学作品里有一类叫“托物”。例如身世飘零的文人,写柳絮,写浮萍,从字面上看,句句是柳絮,是浮萍,没写他自己,其实呢,他句句在写自己,他是用浮萍用柳絮代替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