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凌姐姐不是平凡女子,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她了……”王珠说不出伤感。
水月庵门前,走过两名男子,看到王珠的刹那,两人皆放缓了脚步。
是的,这名女子正是那面纱女子的同伴,或许她知晓面纱女子的下落。
男子望着轿子,轿帘上有个“王”字。
王承升已经想过千百遍,今朝再见面,定告诉凌纨,他喜欢她。然后,他似乎没有这样的机会。
“公子——”清瘦少年跟在魁梧男子的身后,他漫无经心,而眼睛始终紧随王珠的小轿,直至进入京城,落在王府门前。
当他夜晚落至王府,才发现这里根本没有面纱女子的踪影。
王小姐坐在桌前,痴痴地描着一幅画。画中,一个女子依梨而站,身后是一片微光粼粼的湖面。旁边用清秀的蝇头行楷题写着一行小字:临风来,踏波去,比花解语,比玉生香。
“凌姐姐,我该怎么办,他就要做太子了,还说我此生必嫁她不可……”王珠想到李适那天说过的话,整个大唐不会再有任何一个男子敢爱上自己。
凌纨总是有法子,可是她竟然不在,该怎么办,怎么办?
王承升进来,王珠望着桌上的画发呆。
王珠真不愧京城第一美人,第一才女,竟然如此细腻地捕捉到凌纨的音容笑貌,神情淡定,眼中隐着一丝忧伤,但依旧不能绘出她本人。
“哥,凌姐姐怎么就走了?什么也没留下……”
“小妹,这是黄昏一个小乞丐送来的信。”王承升递过一封信。
信上,是凌纨的笔迹:“王珠妹妹,今日一别,不如何年相聚。妹妹,今生你与太子适有一段情缘,但要切记,原本你就是自由的,终有一天,你会重拥自由。倘遇不快,相信:勿放弃就有希望,无论世事如何,切勿迷失真我……以不变应万变……”
凌纨似乎知道王珠此刻的心,李适一言即出,就算未来的三年里不纳自己为侧妃,三年后呢?她终究会成为他的女人。
王承升见妹妹木讷中有些惊异,接过书信:“她如何知道?”凌纨既然知晓雍王将被立太子,这个消息他只是今日中午时分才知道的,朝中几个重臣知晓外别无人他人,句句都敲打在王珠的身上,看似安慰却更像鼓励。
第59章
更新时间:2010…6…7 9:01:13字数:1186
“凌姐姐是世外高人,有一双独到的慧眼。她常说,天下因安史之乱后便不复强盛繁华,雍王是众多皇子最有宏心的一个,但将来如何却难料……”“凌姐姐,还让我劝哥哥,大殿下毕竟是皇子,要哥哥与他不要走得太近,与其伴在左右,不如谋个一官半职远离京师……”
王承升苦笑,这正是这两年自己想得最多的事儿,从小他就陪在李适身边伴读,虽然后来的安史之乱两人分开过几年,依旧经常见面。雍王正是被封太子的关键时候,无论如何他也要待此后再做计较。
凌纨之所以离开,自从去王府一行后,时常有进香的少年男子来水月庵扰乱,其间大部分都是想见她。
近日来,更加离谱,居然还有一个华衣人前来,不得已她私下与水月庵静心师太一商议,便搬至离水月庵有五六十里路的清风庵。
清风庵师太静慧,是静心师太的师妹,约在四十岁上下,气质若兰,目光如水,没有笑,没有忧,比个静心神秘得多。
这离京城有七八十里的路程,所以倒也安静,正适合她潜心修练。
每到黄昏,凌纨会躲去后山,认真练习琴功。
春去夏来,时间过得很快,自离开水月庵,除了习琴就是练武,没做别的。
月光皎洁,夏虫在院子里鸣叫,山风拂过,掠过一丝清凉。
清风庵里,唯住了三个比丘尼,原本庵堂就不大,因为僻静,敬香的人就更少了。
后山有一块菜地,是清风庵比丘尼所种,十天半个月静慧会令大弟子下山采购物什,但她从来没有离开过。
凌纨一进院子,静慧就注意到她了,这姑娘来了三个多月天天如此,黄昏出门,深夜归来,看她步履轻盈,举止得体,沉默寡言,想必非同一般。
静慧在猜测凌纨的身份。
凌纨也在推测静慧的身份,她有一娇艳白皙的面孔,虽说过了四十,但风韵犹存,年轻时定是个绝色女子。偶尔她会在树下吹笛,若有所思,痛苦只是一阵风的时间,很快就被她所遗忘。静慧到底有着怎样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