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2/4 页)
总有白天和黑夜,因为世界就是这样,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生命总是一潭死水,没有波澜,那么我们会怎样?很多时候,我们羡慕的不是别人的幸福,而是别人的传奇。
到现在为止,我还一直记得小时候村子里的说书人。
那时候的我还一片懵懂,对于外面的世界,以及长大后的世界,一无所知,我只知道每天都有数不尽的好奇在等着我,我记忆最清晰的一次就是,我曾经真的问过爸妈。为什么石头丢上天会掉下来,而不是飞到天上去
可想而知,当时我爸妈面对我的问题,是一种多么颓唐的反应。他们可能觉得这孩子变傻了。石头不掉下来,那才是见鬼了,他们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我却一直记得这个事情,直到我上了中学,学了牛顿的万有引力之后,才知道我的问题不是傻,而是太过聪明。纵斤鸟亡。
最喜欢小时候那些说书人。因为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传奇故事。那时候村子里还没有电灯和电话,电池收音机也是稀罕物件,我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跑到说书人的门廊下面,眼巴巴地等着说书人开讲。
实际上,那个时候,对于说书人,咱们那边有一个更形象的称呼就叫“唱书”。
所谓的唱书,其实就是一个德高望重,而且是识字的老人,手捧一本厚厚的传奇小说,一句一句地给大家朗诵出来。朗诵的过程中,字里行间要带着感情,随着书里人物的悲欢离合,声音抑扬顿挫,从而感染周围听书的人。
那是一个美好的时光,因为我不但可以听书,听书的间隙里,老人们更是会讲一些离奇的传说,而其中很多故事,在当时感觉匪夷所思,而到了今天,竟然是亲身有了一些接触和体会。
就比如这鬼阴彪,它是一只五眼猞猁。而且还被魃母附体了,可以说,它已经彻彻底底变成了一只妖魔般的存在了,而在农村老人们的传说之中,类似的怪物,堪称是千奇百样,什么样子的都有,鬼阴彪压根就不算是稀罕玩意儿。
当然了,老人们的很多故事,有些直接就是从聊斋和搜神记里面搬出来的,只是,讲述故事的人不知道这些只是古人的记述,听故事的人更觉得这些都是别人的亲身经历,所以大家都坚信故事的真实性,从而对鬼神和自然有着非常崇高的敬畏,那个时候,大家还相信因果报应,也相信天理昭昭
我曾经一直迷惑的问题就是,如果我真的当一个好人,我能够得到什么?如果我当一个坏人,我又会怎样?
最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既不是一个好人,也不是一个坏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洞穴暗而深邃,在这里,人会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幸好有小白陪着我,我的心神才能有了那么一点慰藉,并不是那样的紧张。
这里很荒芜和空旷,几乎看不到草木和动物,甚至连苔藓都很少见,似乎那三只猞猁就是这里的主宰。不过,现在我已经干掉两只了,所以,接下来我只要把这第三只猞猁也做掉,想必,我们就算是度过一个最艰难的关口了。
爷爷不知道怎样了,老人家可能是被那鬼阴彪抓走了,但是,至于老人家的安危状况,我却是确信老人家不会出事,因为人老成精,老头子的道行深着呢,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翻船。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那鬼阴彪的强大,所以,我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尽可能快地找到它,不要让爷爷真的出事了才好。
可是,这第三只猞猁的力量强大,道行深厚,行踪诡秘,想要找到它,却不是那样容易的事情,最让我头痛的一件事情就是,我没法追踪它的痕迹,甚至连气味都没有,所以,向前追踪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便是陷入了一种迷茫的状态之中,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就在我正迷茫的时候,身边的小白却是朝着一个方向低吼了两声,尔后则是率先朝那边追过去了。
这个状况让我心里一动,大约知道这小家伙可能是发现了什么,当下不觉是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然后一路向着洞穴的深处赶了过去。
渐渐地,耸峙交错的石林消失了,地面变得平坦而开阔,到处都是细小的碎石,抬头望上去,发现石洞的顶壁也不是那么高了,距离人头只有不到一丈远,再往侧边的远处,更是看到了一些石壁,似乎已经到了洞穴的尽头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不经意间,我感觉有一股淡淡的清风迎面而来,之后再看前方,却是隐约看到了一些光点,尔后,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耳边竟是隐约传来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音乐声响。
那声音空寂飘渺,似乎是风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