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2/4 页)
炮火,是因为他们有先进的战场通讯设备。
日军在山东与华东军打了两场,也知道了华东军配备了对讲机的情况,这并不是太大的秘密。
而日军根本没有什么对讲机,通讯都是靠无线电和送信,他们的炮兵在炮战中只能靠默契来进行配合。
日军炮兵的默契是不错的,但这也比不上华东军使用对讲机来得快速。
同时天上的轰炸机、侦察机让日军炮兵陷入了极度的被动之中,只要被发现,航弹马上从天上丢下来。
炮战仅仅进行了半天时间,日军就损失了大半火炮。而华东军的火炮损失非常少,基本上完胜日本炮兵。
日军火炮开始不再还击,而是将炮火掩藏起来,以备关键时刻使用。
而华东军的火炮则是不断的对龙口一线的日军倾泻炮弹,反正炮弹要多少有多少,他们放心打就是,别把炮管打过热就行,否则火炮寿命将受到很大影响。
不过后勤部队很快就送来了上千支炮管,马上打消了炮兵部队的顾虑,不过炮兵还是很爱护火炮的,平时的炮击还是不快不慢,对龙口一线日军进行不间断打击。
龙口日军因此死伤惨重。
他们的堑壕远远还未完全挖好,日军只能在炮火打击之下挖掘堑壕。
躲进堑壕里的日军也不安全,华东军的狙击手就守在六七百米外,一有日军冒头,马上一颗子弹打来,脑袋被打得稀巴烂。
有的狙击手离日军堑壕更近,个别达到了四百多米,毕竟距离太远也不是能枪枪命中的。日军没有狙击步枪,因此非常吃亏,反狙击只能凭借感觉向对面乱打一通,个别时候也能让他们打到几个狙击手。
但华东军的狙击手不是单独出动,日军若是集体冒头设计,那么必然血溅当场,死个四五个人还未必能干掉一个狙击手,加上华东军的狙击手很谨慎,基本上都是打几枪就换一个地方,让日军根本摸不准子弹是从哪里打来的。
神出鬼没的狙击手,让堑壕里的日军倍感恐惧。
更让堑壕里的日军感到恐惧的还是华东军的那些60mm口径迫击炮,这种堑壕对峙给了每个排训练迫击炮手的大好机会。
平时训练可不像作战,有打不完的炮弹。
而且日军火炮一哑火,这些迫击炮能安全的对日军进行炮击,而日军却只能被动挨打,两千七百米的射程,让日军没有任何办法进行还击。
日军的步兵炮打不到那么远。
而且步兵炮一露头,马上就会被迫击炮和华东军后面的榴弹炮进行猛烈炮火打击。
这些迫击炮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打到堑壕内的日军,炮弹经过抛物线运动之后,会从上面掉进堑壕里。
堑壕中的日军士兵冒头就被狙击手打,不冒头被迫击炮打,搞得堑壕的日军有些精神失常。
日军的嚣张气焰,往往是建立在对手抵抗不力的情况下,华东军牢牢把握战场主动,让日军士气一跌再跌,连连下挫。
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盟国的军火订单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盟国的军火订单
感谢大汉国姓LUI同学的打赏,鞠躬
——————
经过两次大战,日军的十六师团七万人被全歼,彻底除名
这样的大捷对于华东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时战场上华东军的炮兵表现出了极为强悍的火力,也使得华东军上下士气高涨。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不曾预料到的局面,袁世凯在北京再次收到华东军大捷的时候,感觉深深的不可思议。
其后日军又撤退到了龙口一线,基本上已经到了快被赶下大海的地步,如果日军在龙口一线的防线再次被撕裂的话,除了跳进海里去就是跑到烟台去。
日军方面发现他们没有空中优势,更没有炮火优势,认为两个师团的兵力依旧不够保险,因此日本政府再次增援山东战场三个师团。
山东战场的势态因此进一步升级,日军出动六个师团,不过其中第十六师团已经被歼灭了。
五个师团的作战人数加起来,也就是十八万人,后勤、工兵等辅助人员则达到了八万,也就是二十六万的规模。
同时日军再次调集了八百多门各式火炮,这几乎是日本陆军所有火炮了,日本政府想借此一举扳回火力上的劣势。
而华东军,在兵力上同样有十八万,第三军已经赶到的战场。
同时华东军还有十万民兵在山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