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2/4 页)
地的甘蔗大概也就卖到30元,而这一亩甘蔗最少能创造价值45元的蔗糖。
使用大型机械化生产的糖厂,生产一吨蔗糖的成本仅需六毛钱,相比传统的手工作坊节省了十几倍的成本。
1。5吨糖利润,工厂最少有14元。
而蔗农这边,一亩地的甘蔗卖到30元,除去成本所需的8元左右,一亩地还能赚到22元,收入基本上也就和种植水稻差不多。
水稻方面,一亩地所创造的价值,也就是14元左右,有的高产田可以达到18元,成本一般在3~4元左右,一般一亩地单季可以有10~15元左右的收入。水稻则可以一年种植两季,甘蔗一年只能种一季,不过在之前可以种植大豆、花生等作物,另外种植甘蔗的劳动力强度不是那么高,因此甘蔗比水稻要赚钱一些。
就一亩地来说,这样的收入对这个年代的农民是非常可观的,毕竟一户人家基本上可以耕作五六亩地,有的甚至可以有十几亩。
就五亩地来算,一年下来,一户人家基本上也就有七八十元的收入,如果劳动力多一些,种上十亩地,也有有近上百元的收入。
而在限制了地租之后,佃农的收入基本上和自耕农没有太大的区别,农民的收入可谓是比工人高出不少。
由于糖厂利润太高,税务部主张马上向他们增收暴利税,朱澄嘉对夏钧报告说:“校长你看,这四大糖厂的利润都快达到50了。”
夏钧拿着税务部提供的福建四大糖厂的盈利报表看了半天,说道:“50确实是暴利了一些,让他们把利润降到30吧”
“学生认为,20即可。”朱澄嘉说道,“据学生所知,四大糖厂建厂所投入资金总额仅800万元左右,而今年福建的甘蔗产量,加上这样的利润,可以让他们赚到近5000万的利润。”
这小子摆明要从他口袋里摸钱,夏钧摸了摸额头,反正政府的钱和华东集团的钱没什么两样,于是说道:“好吧那就百分之二十吧”
“是。”朱澄嘉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对华东集团征税,其实也是把华东集团看成了变相的国有企业。
校长为华东自治政府最高首脑,他的财产与政府基本上不分家,从之前的保安团到现在的三省自治,华东集团的企业基本上每个月都在向财政部输血,多征税和少征税对华东集团并无影响,反而能从四大糖厂的民营资本那里抠出一千多万元的税收。
“校长,另外今年福建地主大部分要求自主经营,我们应该尽快把税收定确定下来,可以想象,那些地主的利润将十分丰厚,而那些农垦公司的利润更是绝对的暴利。”朱澄嘉对夏钧说道。
“嗯,你先去和杨明柳先商讨一下,然后把报告提交给我。”夏钧点头说道,农业税必须尽早确定了。
也正是因为农民收入比工人高,因此那些地主在今年大部分都决定自主经营,特别是福建的地主。
之前夏钧把佃租下调到每亩地十斤大米的白菜价,福建地主并未有多少站出来反对,主要是因为福建的地主早已发现自主经营的利润。
就说山区的地主,他们的田产大部分不适合机耕,但问题是,就算不用机耕,一个劳动力每天劳动八个小时,耕作5亩地并不是问题,毕竟除了农忙的时候,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农忙的时候可以请帮工,或者让工人加班。
因此一个工人一个月2元的工资,加上加班费用,一年仅需支出30元左右,如果说谷价从一公担(100公斤)2元降低到1。5元,一亩地最少有7公担的产量,普遍有8公担,扣去买种所需的1公担,一亩地也就有8。5元的收入,化肥再用掉1元,还有7。5元,加上杂费上的0。5元,还有7元,那么一个劳动力还能提供5元的利润,平均每亩地也就是1元的收入,和之前的50斤大米相比有缩水一些,但如果种植其他作物呢?例如甘蔗、烟草或者水果,选择那些经济作物的话,利润起码高出一倍。
如果是平原上的地主,他们的利润就更高了,因为土地可以进行机耕,1个劳动力起码能耕作50亩以上,如果政府能给他们提供最先进的机耕设备(夏钧兑换的,自己无法生产),那么一个劳动力负责上千亩的土地的生产都有可能,在平原上种谷物的利润就非常高了。
利润有多高,取决于夏钧给他们提供什么程度的机械,当前在平原上种植的作物中,也就是水稻、玉米两种,另外今年的农业规划里还要有大豆。
杨明柳很快将三省农业规划提交了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