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2/4 页)
。30米,机高:2。79米,最大起飞质量:61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14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3500米,续航时间:1。5小时。
一架福克战斗机的价格为1万点积分,夏钧买了100架。
除了装备福克战斗机,夏钧还装备了少量了10架一战后期的容克强击机,它于1915年12月5日首次试飞。它是一种装有铝合金蒙皮和防护装甲的双翼机,它也是最早全金属飞机。机上安有机枪,载有少量炸弹,可低空对地面目标进行扫射轰,后来容克公司又发展了更先进的CLI─IV型攻击机,由双翼改为下单翼,速度和机动性也有了提高,机上装有2─3挺机枪。它们在执行危险的低空近距离火力,显示了良好的性能和作战效果。
这种强击机全身由铝合金制造并带防护装甲,装备机腹机枪,集束手榴弹和手投轻型炸弹,遂行强击地面的任务。
这种飞机比较贵,一架需要20万点积分,夏钧只买了10架,一边先用着,等飞机制造厂建起来后再尝试仿制。
在陆军方面,夏钧又增加了一种轻机枪——MG08/15式7。92mm马克沁轻机枪,该枪内部机件与MG08完全相同,但对机匣进行了轻量化改进。MG08/15保留了MG08的冷却水筒,这样也就保留了MG08原有的火力持续性良好的基本特点——但水筒的容积从原来的4公升降低为3公升。MG08/15取消了MG08的锹把式回旋握把,安装了步枪式枪托、手枪式小握把和食指扳机;笨重的橇式枪架也被取消,代之以重量仅为1。5磅(0。68公斤)的两脚架。MG08原来精细的后瞄具也换成了相对简单但更为坚固的部件。在安装侧置弹箱(内置1条100发弹带)和冷却水筒满水状态下,MG08/15的全重约为43磅(19。5公斤)——这一数字只相当于MG08的三分之一。
MG08/15在射击上对射手要求型较高,相比BZ…26轻机枪随便训练一下就能使用来说,技术性方面要求更严格。同时因为重量原因,也无法作为班级来使用,因此夏钧把MG08/15配备在了连级。
每个连配备6挺MG08/15,组成一个机枪排,每个班两挺,安装在三烂摩托车上,也可以卸下来使用。而马克沁重机枪在三轮车上虽然能够使用,但比较勉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重机枪方面,则是配备在营级,用来防守固定点的。而MG08/15可以随着步兵推进,在攻下阵地后以应对敌人的反扑。
之所以配备MG08/15,主要是考虑到BZ…26的火力持续不足,毕竟只有20发子弹,虽然说比M1加兰德多了12发子弹,威力也更猛,但作为一个已经被定义为轻机枪的火力单位来说,子弹还是太少了一些。
在武器方面夏钧又增加了一种机枪,同时空军也开始组建,接下来就是到练战术的时候了。
大练兵就要开始了
————
第三更
凌晨不更了,没存稿啦小菜发觉有存稿没什么动力,全发出来算了。
第一卷 第三十三章 南北议和之机会
第三十三章 南北议和之机会
华东第一师、华东第二师、华东第三师、华东第四师(炮兵师),开始向鹰潭地区进发,浙江没什么适合作为练兵的地方,这里人口比较密集。江西鹰潭此时还是一个没什么人的地方,夏钧把练兵的场所放在那里。
就山地作战来说,几个师都比较擅长,因为他们是从福建起家,福建就是山地地形,而平原作战上还缺少经验。
三十架福克战斗机从机场起飞,飞往下一个中转野战机场,前期的飞机的体重都比较轻,用野战机场就可以了,对机场的要求型并不高。
此次在鹰潭的训练,主要是平原作战演练,以及步炮协同、空炮协同、空步协同等战术的练习。
未来与日本必有一战,而在平原、丘陵地区作战的可能性最大。
这次为期一个月的战术协同训练上,工兵、后勤等单位也全面参与,鹰潭的军事演练区域内的所有居民已经被疏散了,这块大概两百平方公里的地区未来将作为专门的演练场所。
夏钧亲自赶往鹰潭,主持这次全军演练。
就在这时,北方的袁世凯依旧没有彻底掌控清廷的权力,因为清廷还有最后的王牌——两万禁卫军
这两万禁卫军,士兵多为满人,且装备精良,军官则多数出于满蒙。
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