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部分(第2/4 页)
说着,柳一条冲陈明则轻摆了摆手,道:“现在时辰已是不早,今日就莫要再急着赶回三原了,没什么紧要的事端,明日再回却也是不迟。”
听了他们家少爷这般温切关怀的话语,陈明则的身子明显一顿,随即便满是感激地躬身向他们家少爷行礼。道:“多谢少爷体恤,小人省的了,如此小人就不多打扰少爷休息了小人告退!”
当了这么多寺的下人仆从,能被东家这般关心问候的,这还是第一次,感激涕零地抬头看了他们家少爷一眼,不些不知所云地应了两句之后,陈明则便急冲冲地转过身形,掂着脚步退了出来,深怕自己在激动感动之余,在他们家少爷面前。会做出什么失态、失礼的举动来。
“呃?”
反应这么大?不就一句普通的问候吗?至于激动成这斤。样子吗?
看到陈明则面红耳赤激动不已。甚至是有些落荒而逃狼狈的样子,柳一条不由摇头轻笑,便是陈明则这种老成机敏,且又有一些心机城府之人,都会被一句寻常关心问候的话语给感动成这样,那,若是换作旁人,又会如何?
想着,柳一条不由得又一次轻笑着摇了摇头,这些古人,尤其是这些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古人,有时候。倒也是显得,很是可怜、可觅
醉醉醒醒之间这今年关总算走过去了让大家久等了
更新从明天开始恢复,更新量每天保底五千字不时也会爆上一些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727章质问
“公孙贺兰。坏有那守边的将领。杨昆尚!一太极大殿乏心。当着满朝的文武百官,当着大唐皇帝天可汗李世民的当面,楚弈插身直言。面上没有分毫退缩与惧色,铿锵有声,一举便将公孙贺兰与杨昆尚两人给状告了上去。
“此二人不顾当初我高昌与天朝的盟约,绑我公主,侵我边关。若非我王大度,一再隐忍退让,此刻。贵、我两国,怕是早已战事连绵。纷争不断”说着,楚弈再次拱手上前一步,锵声说道:“是以,就这件事情,外臣在此逾越,代我王斗胆向天可汗句,望天可汗能给我王,给我高昌百姓一个交待!”
“哦?竟还有这件事情?”眯着眼睛低头小瞧了楚弈一眼,李世民面上的神色不变,从楚弈开口说起这件事情起,李世民多少地就已经猜出了其中的大概,公孙贺兰,杨昆尚,一个是柳一条之义弟,一个是柳一条之兄长,两人在边关,不经通禀的便擅自做出了这件事情,要说是与柳一条没有丝毫的关系,怕是没有多少人会信。
不过,这两个人的胆子也忒大了些,仅是为了柳府之中一个小小的管事下人,他们绑了人家一国之公主不算,竟还胆敢私自出兵威慑,置朝庭,置军规,置大唐的律法,还有置他这个一国之主,于何地?
那个公孙贺兰,倒也罢了,从小都是一个惹事的篓子,冉前在长安的时候,就没少在刑部的牢房里面呆过,跟他一时的那些个权贵公子。有哪一个没有被他揍过?那小子不老实,少安份,并不奇怪。
但是,杨昆尚这次,怎么也会跟着他一起胡闹?李世民轻皱着眉头。杨昆尚虽是杨伯方之子,与前朝有着一些撇不清的关系,但是怎么说。他也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将军。对于他的人品与秉性,李世民自认不会看错,稳重,谨慎,少有冲动,若按常理,其断是不会随着公孙贺兰那小子如此莽撞胡来,不然的话,李世民当初又怎会放心将守边这般重要的职责交于他手?
仅是为了柳一条吗?李世民不信。
“奉爱卿”心思电转,李世民不着颜色地轻转头向殿下的中书令奉来,轻声向其询问:“这两日可有收到西北境传来奏报?可知杨将军在边境出兵一事?”
“回皇上”闻言躬身出列,弯身向李世民回禀:“近日从西北传来的奏报到是不少,不过多是一些请要饷银的小子。并无请命出兵的奏请,至于杨昆尚将军那里”
稍顿了一下,面色有些古怪地恭声回道:“除了请饷之事。像是还有一个演练兵武的奏报。若是微臣记得不错,皇上当时,是处了的。”
“哦?”凝眉细想了一下,李世民轻点了点头,道:“像是真有这么回事儿,边关久无战事,守边的那些兵士,多有些疏懒松备之态,看到杨将军的请折之后,联确是给了他一道旨意。”
说着,李世民再次扭头向一旁的楚弈看来,轻声询道:“楚将军说我朝派兵侵尔边关,可能确定我朝兵士,是真的入了你高昌境内,伤了你高昌军民?”
听奉文本提起前番杨昆尚想要演军之事,李世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