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页)
鬼使神差地,譚幼瑾打開視頻軟體開始搜索於戡的電影,第一個出現的是恐怖喜劇,片頭沒有她想像的粗製濫造,六分鐘過去,屏幕跳出付費方能觀看的字樣,會員也不例外。譚幼瑾心裡哼了一聲,還收費,倒是很有勇氣。她很好奇,許多經典片子開個會員就能看,這種網大還要單片付費,真會有人看嗎?
影片在譚幼瑾付費之後又繼續原來的劇情,她在心裡自嘲道,這世上真是什麼人都有。
她打開投影儀,拉上窗簾,整個屋子黑下來,把於戡的網絡大電影投到100寸的幕布上,眼睛盯著屏幕看。青檸汁喝完了,她從冰箱裡翻出一瓶清酒,窩在沙發里自斟自飲。
電影結束,譚幼瑾走到窗前拉開窗簾,剛才在黑暗裡積聚的恐怖被驅除了大半。故事很單薄,一句話就能概括出來,甚至發展邏輯也欠缺說服力,但恐怖的氣氛卻從屏幕蔓延到了譚幼瑾的酒杯里。她喝完了杯里最後的一口酒,看到攝影一欄出現於戡的名字,幾乎要笑了。她幾乎懷疑導演就是故意選這麼一個單薄的故事,以此凸顯他的技術,恐怖氣氛完全是靠燈光鏡頭焦段的變化營造的,隔著屏幕,她懷疑裡面的兇手要走出來。她甚至聞到了樓道里腌臢的氣味,新打破的蛋液從一級階梯留到另一級,印在路人甲的腳上。
她沒看錯他,一個人真有才華,不管多少,總是捨不得藏著掖著,非得露出來才罷休,即使他在大方向上已經屈服,但是不被關注的電影細節,比如路人甲原先的鞋底,他也要從細節里跳出來告訴別人我很牛x。
等她關掉投影儀,於戡打來電話,主動接她一起去。
館子已經定了,是一家日料店。這家店的消費水平遠高於譚幼瑾的收入水平,她曾經跟別人去過一次,去了並不想再去第二次。她對日料不討厭,但也談不上多喜歡。論螺螄殼裡做道場,日本人是這方面的天才,多小的東西都能形成一套虔敬的製作程式。她佩服,卻也是只是佩服而已。
為了不那麼喜歡的東西花那麼多錢,她覺得沒必要。但於戡提出來了,她馬上表示了同意,只不過堅持她請客。
小區和餐廳有一段距離,譚幼瑾沒車,除了坐於戡的車,好像沒有別的選擇。於戡的帽衫好像永遠都是一種款式,顏色也僅是黑白灰,她很難不隔著幾米就認出他。
上車前她問於戡:「你女友介意別人坐副駕嗎?」譚幼瑾享受了多年單身生活才知道,結婚固然喪失了某些自由,但也收穫了另一些自由。要想耳根清淨,一個單身女性要比已婚女性更懂得避嫌。已婚女性,有她丈夫做樣板擺在那裡,凡是不如她丈夫的男人,即使會錯了意犯了唐僧病,一句你也配就可以退敵。但她不行。除非不得已,她基本不搭男人的車,六十歲以上的男人除外。坐副駕,怕被誤會;坐後面,有把人當司機的嫌疑。完全沒有自己打車方便。
於戡沒有回答,而是反問:「您介意您男朋友的副駕坐別的女的嗎?」
「不介意。」譚幼瑾從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她從來就沒男朋友。不過,從來沒男友這件事實在沒必要拿來說,尤其是跟於戡說。
譚幼瑾笑道:「你指個位置吧,我坐哪兒都可以。」她有些後悔沒找個理由,另打車去。上次這麼尷尬,還是她說請於戡吃飯,於戡說他有另有約。
於是譚幼瑾坐到了副駕。
於戡主動挑起了話題,他問她最近都看了什麼電影。
譚幼瑾一時有些尷尬,她總不能說她剛才付費看了他的網絡大電影,為他貢獻了六塊錢。
於是她說她昨天看的電影《鄉村牧師日記》。普遍的翻譯有點兒不太準確,因為主角是天主教徒,但譚幼瑾還是沿用了這翻譯。
「你好像很喜歡這電影,你之前還跟我推薦過。」
「是嗎?」然而她說完就想起來了,她確實向於戡推薦過。在於戡很直白地說他沒看完這部電影就睡著了之後。於戡是個頑固的電影原教旨主義者,堅持認為所有的一切都能靠鏡頭語言傳遞,而一個導演放棄鏡頭語言使用大量旁白,要麼是偷懶,要麼是能力有限。他認為這部片子的導演是前者,因為電影構圖已經體現了他的才華。譚幼瑾很少將自己的審美強加於人,但這次她建議於戡把這部片子看完,她直覺他看完了就會喜歡上。
以前她很喜歡於戡談電影,觀點有時過於尖銳以至於聽上去很像是偏見,但因為這偏見恰恰是她沒想過的,她覺得很受啟發。她那陣兒給雜誌寫影評,有一次和於戡聊天后,裡面不由自主摻入於戡的觀點,她不擅長將別人的觀點據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