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但那武达郎的侄子还活着,你也知道这卖地可是给祖宗丢脸的败家之行,恐怕是有点难办。”
杨硕早将武达郎的侄子调查了个清楚,不过是个不学无术的市井混子罢了,城外的地被人家种了大部分多年不还是屁都没放一个,难道现在我想要了就有麻烦。杨硕道“我终究是要回扬州的,刘大人这地吗,以后还是要多多仰仗刘大人才是,钱一个人总归是挣不玩的吗。”
刘武阳沉思了一阵道“其实吧,这地已经荒了多年,武达郎的侄子估计手中也早丢了地契,不过这。。。。。。。。还得靠杨公子出面啊。”
杨硕道“刘大人放心,武达郎的侄子杨某会办妥当的,这重新划分地界还得靠刘大人啊。”
刘武阳笑道“和杨公子做事就是爽快,事有分工才做的容易吗。”
杨硕笑道“来来刘大人,来到客悦楼可是不能忘了喝酒啊。”说着举起了酒杯。
刘武阳道“对对,今晚来着就是喝酒。”
人与人相处,这利益吗有是还是很管用的。你有权我有钱大家才能合作愉快吗。客悦楼的雅间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有钱的得到了权,有权的得到了钱这叫双赢。
和刘武阳告别后,杨硕将张杰和杨三甩在了后面,独自一人在前面走着。杨硕在前世是一个标准的愤青,对这些权与钱的肮脏交报以极大的反感于抵制。可惜来到大明朝,杨硕却不得不利用手中的钱去换取相应的权利。要是不去这样做,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被淘汰出局了,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想清高,想正直,可以独自去隐居吧。杨硕又点麻木了,可每做一次心里还是有一种恶心感,挥之不去。
翌日。武达郎的侄子还是很容易搞定的。杨三带着一百两银子在他面前一晃,高高兴兴的将已经虫吃鼠咬的破烂地契给翻了出来,交到了杨三的手里。武达郎的侄子也不是傻子,城外的地荒的荒,抢的抢自己手中的地契是一点用也没有,还不如换一百两银子来的实惠。
杨三带回地契,杨硕只是瞟了一眼就让杨三收了起来。让张行备好马匹。杨硕决定在重新的勘察一番,看看城外的地到底有多少面积下面是有煤的。经过一天的仔细探查杨硕初步断定有煤的地方最少有两千亩。这已经很可观了即使边缘的地方的地方一直打到地下五米还是不见底。杨硕满意的笑了笑上马回城。
晚上吃过饭,杨硕带着张杰怀揣地契,来到了朔州知府衙门。刘武阳很是热情的招待着杨硕。
杨硕掏出怀中的地契道“刘大人,你看这上面标着是两千亩,不过这边界不是太清楚,你看。。。。。。。。”
刘武阳接过地契在灯下仔细的看了看。乖乖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杨公子还真是敢说,上面明明是二百亩,到他这里竟然变成了两千亩,还要重新划定边界。真是好大的胃口啊。刘武阳将地契放在桌子上道“杨公子这怕是。。。。。。。。。”
杨硕笑笑道“刘大人杨某要这地也不是种的,下面的石炭才是杨某想要的。”说着又从怀中拿出朔州的地图指了指道“刘大人请看,这是城外的地,重新划定的边界并不占多少现在有人耕种的,大部分都是荒地。”说着又指了指有煤的地放划了一下道“这里呢将来是送给刘大人的薄礼,大致有五十亩下面十米以内都是石炭。石炭我将来会按每两千斤一两银子来回收,到时刘大人随便找几个人,自己在家数钱就行了。”
刘武阳在自己心里大致的盘算了一番,两千斤一两银子,五十亩的地低下十米都是石炭,这要是挖个两三年,那是多少银子。刘武阳只感觉自己现在满脑子都是白花花的一片,好像在银海里游泳一般,那感觉和刚听到自己升任朔州知府的感觉还要美妙。
杨硕咳嗽了一声道“刘大人,这地界。。。。。。。。”
刘武阳回过神来,清清嗓子道“这好办,杨公子只用申请一下,让本官在给你重新发一张地契就是了。”
杨硕道“那就麻烦刘大人在给杨某重新发一张了。”
刘武阳叫来师爷,搬出自己的大印,拿来地契的官用纸张,照着地图上杨硕划的地界,三下五除二一张按照杨硕想法的地契就新鲜出炉了。刘武阳在新鲜的地契上吹了口气道“杨公子看看怎么样。”
杨硕笑道“刘大人办事我还能不放心吗。”顿了顿道“刘大人你看那五十亩用过户过去吗。”
刘武阳道“放在杨公子那里我也放心,在说过户过来到时麻烦颇多就不在过户了。”
杨硕道“既然刘大人这么信的过我杨某,杨某定不会做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