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2/4 页)
御书房。皇帝正在批阅奏章,殿内一片肃静,只听见皇帝翻看折子的沙沙声。
一个小太监悄悄跑进来,在刘公公耳边低语几句。
刘公公悄声来到皇帝身边。
皇帝瞟了他一眼,“说吧。”
“太皇太后娘娘给皇后娘娘的侄子和淑妃娘娘的侄女赐婚了。”刘公公躬身答道。
皇帝拿着奏折的手顿了一下,若有所思的皱了一下眉头:“知道了。”
刘公公正要退下,却听见皇帝低声冷哼“王家,呵”
花朝节宴席结束。各府的姑娘们也都随着诰命各自回府了。高煜和王衢的姻缘也被迅速传遍大街小巷,简直成了说书人嘴里的传奇故事。
涵因以为皓宁会大哭大闹,谁知她只是一天到晚愣愣的坐着,也吃也喝,问她话。她也答得得体,却不哭也不笑。有不知情的小丫头找她来玩笑。她也只是木然相对。
开始,众人并不当回事。大太太知道女儿心中执念,只当她少年心性,过不多久就会过去,可是,谁想到一连半个月,皓宁都是这样,大太太便害了怕,心中不禁懊悔。她想劝女儿,却不知道怎么劝。
涵因看在眼里,想劝却劝不出口,只是每日陪她傻傻的坐着,仿佛这样。
“姐姐,你知道我的心思,可姐姐又何必和我一起这样呢。”皓宁最终还是主动开口了。
平时应对起人来得心应手的涵因,此时却总觉得心虚,毕竟这事本是她一手促成,之后又是她借势毁掉,只好说“我看着你这样,心里难受。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劝你。”
“姐姐不必劝我,以前我总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如今我才知道,什么叫天意难违。”皓宁的脸色看起来是那样的憔悴,让人心痛:“为什么?他答应只为我吹奏这《凤求凰》的。他答应过的,姐姐,我是不是很傻?”
“你不傻,你只是不愿去多想罢了。”涵因把她的头搂到怀里,“哭吧,痛痛快快的哭一场就好了,明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又是新的一天了。”
皓宁的院子里传出了断断续续的哭泣之声。
晚间,高煜来了,站在院子里,靠着院中的梧桐,望着月亮一言不发。涵因看着他微醺的脸,说道:“喝成这样还来这里。你不是说永和巷的人在附近定这么。”
“放心,那几只虫子都让我略施小计打发掉了。”在灯光的映衬下,高煜脸上的那抹酡红愈发明显。
“没有事就走吧,这里不是你撒酒疯的地方。”涵因转身回房,却被高煜拦住,盼晴在后面紧绷了神经,死死盯着高煜的动向,若是他敢对涵因发难,她也准备虽是出手。
涵因却对她说:“不打紧,你下去休息吧。”盼晴戒备的看高煜一眼便回屋子了。
“这酒为谁而喝?你,皓宁,还是那位王家姑娘”
“不知道。”高煜仰起头看着入钩般的新月,“她怎么样了?”
涵因摇摇头。
“呵,我以前自诩是个君子,现在才发现原来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你心里其实也是这么想我的吧。”高煜干脆一屁股坐在树下,靠着树干,半眯着那一对动人心魄的眼睛,直直的望着涵因。
“你是对自己失望,还是对皓宁愧疚?”涵因语气仍然是淡淡的,就仿佛月亮的银辉一般清冷宁静,“若是愧疚,我看倒不必了,其实你们不在一起,对于皓宁来说,反而是件好事。若是对自己感到失望,那只能靠你自己,别人也帮不了你。”
高煜忽的笑道:“没什么,只是要和过去的自己做个了断。”(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十七章 科举
涵因没有办法把太多的心思花在皓宁身上。随着春暖花开,每三年一次的大考开始了。如今科举的制度、科目都是世宗定下的,融合了明清的科举和再以后的公务员选拔,并且有重视算学等专业科目,还规定某些部门的官员有限从通过某些科目的人才中选拔。
即便是如此改造,当时的人还是最重文才,位及宰辅之人,不论是出身门荫还是科举,无不是文才出众之人。不论是门荫考核还是科举考试,文章都必须能服众的。
准备科考的学子们早已经齐聚长安。那时科举与后世不同,并不只是一考定终身。能否过关还要参考考生的知名度,平时的作品,考试也只是获得能够任官的资格。考过之后,要想获得任命,还要参加铨选,这个过程叫做“释遏”。因此这些学子们很早就来到京师,然后把自己写的文稿送到各达官显贵家,以邀名声,若得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