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1/4 页)
“那多谢方丈大师的美意了。
踱到大雄宝殿内,向小强仰头望着闭目微笑的佛祖,平生不信佛的他,此刻郑重地跪在大殿中央的蒲团上,认真地拜了三拜。旁边的僧人赶紧念佛,“叮”地敲响法钵。
∪�逍∷低�小强原先尤�逍∷低�中的雨花台,只是后世的一个红色旅游景点而已,每年学屑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去参观,听党课。即使在另一个时空的这个时代,这里也是处决犯人的阴森刑场。但是在这个时空,在华夏文明完整传承下来的这个时空,雨花台终于扫去了“杀人刑场”和“意识形态基地”的阴霾,重现了江南文化名胜的本色,重新成为一个散发着文化和书卷气的地方。
如今雨花台下,前面是骄横的清军,后面是南京◎小强跪在蒲团上,对佛祖许愿,一定要让他保卫好雨花台,保卫好南京,保卫好这块残存的江南半壁,保卫好这块中国仅存的富裕、民主、文明的土地。
因为只有经历过了“没有”,才真正明白“有”的可贵。
∪�逍∷低�小强站起来,对方丈笑道:
“回头打完这一仗,自当奉上香油钱。”
法云大师当即双手合十,躬身念道:
“阿弥陀佛……”
∪�逍∷低�小强接着笑道:
“不是不愿现在给啊,呵呵,只是大战在即,实在不知这座山、这座城、这块土地、还有我自己,命运会如何。……唔,要是……万一……如果……的话,那就都是清虏的了,嘿嘿。”
法云大师又是双手合十,高宣佛号:
“阿弥陀佛,佛祖庇,老衲坚信一定会收到向大人的香油钱的。”
要是在别的时候,一位方丈说这话肯定相当的搞笑。但现在法云大师却说的相当有感染力,向小强也坚定地点点头:
“嗯,我也相信,一定会的。”
这时方丈转身接过一个宣纸簿子,翻开捧到向小强面前,旁边小僧捧上笔墨。方丈笑道:
“向大人,请吧。”
咦,干嘛,功德簿?
不是说好了先赊着,回头给吗?刚说的很好听:“老衲坚信……”,这就要记账啦?
方丈见他疑惑,笑道:
“向大人第一次来,这是本寺的贵客留言簿,来本寺造访的贵客们总爱留下几句。呵呵,向大人不留下几句?”
∪�逍∷低�小强接过来,一页页的翻看。这本簿子也是有年头了,古色古香,纸色很久,但保存得很好。看上面很多前人的题字,多是些高官大臣、皇亲国戚,留款最早都是几十年前的。
留言多为诗句,或是几句文言文:
什么“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东南胜形,三吴都会”、“余乃为亡妻李氏造像一尊,愿为有缘人……”等等。
偶有几张,是用了半透明的薄纸精心保护起来的。隔着薄纸能看到,这几张都是几位皇帝的题字。
最近一张是朱佑榕的题诗: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愿得长如此,年年候物新。”
看留款是“怡福元年”,还是两年前的,是她登基的第一年。
……愿得长如此,年年候物新……
∪�逍∷低�小强把簿子放在桌子上,抬起头,凝视着大殿外面。远处隆隆的炮声还在零星传来。
方丈一怔,以为他不敢在当今天子的后面留言呢,出言笑道:
“向大人不必……”
∪�逍∷低�小强突然说道:
“我用不惯毛笔。”
然后掏出自己的钢笔,弯下腰,在簿子上唰唰下下一行大字:
“公元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一日,我们来这里保卫雨花台。人民卫队,向小强”
……
雨花台以南三公里,就是外秦淮河阵地,阵地以南五公里处,哈丰阿选了一块地方,建立了矢挥部,准备在这里指挥大清的精锐八旗师,和传说中南明的精锐人民卫队交锋。
师部前方,士兵正在飞快地挖战壕、构筑野战工事,机枪组拼装着马克沁重机枪,往水箱里灌水〃讯兵已经架设好了野战电话,粗黑的电话线远远地伸向前方,消失在黑暗中。
身边的勤务兵们架好了野战帐篷,折叠绘图桌在里面支起来,摆上了马灯。几个参谋正在根据前方地图分队送回的数据,在军事地图上加标各种详细的数字。
一旁的通讯兵“呜呜”地摇了几下电话手柄,拿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