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会设置“纠葛”。这本书能让读者有兴趣急切地读完它,是因为它里面布下许多“纠葛”。是这些“纠葛”组成通篇的网状的生活长卷。每一个“纠葛”都是一件事与另一件事,一堆事与另一堆事的矛盾,都是一个人或一群人与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矛盾。这些矛盾分布得越多越广,解决得越久越难,在读者的心灵上激起一怎样解决“矛盾的情绪也就越强烈。当然,蕴含于矛盾之中的内涵应该有意义。这样,当作者每解决一个纠葛,才能令读者获得对社会对人生的某些感悟。如果这种感悟是多层面的,那么,读者自然就会感到长篇小说独特的审美情趣,而这是区别于中、短篇的。《抉择》网结了许多矛盾,构成了书中全部生活的流程。开始,工人要”闹事“,控告厂领导腐败,谁是谁非;李高成开始觉得工人有理,但觉得干部也情有可原,听谁的;李高成的妻子为什么要阻止他开始调查中纺,而他的领导严阵为什么也干预他;杨成的提醒究竟是何用意:”特高特“突然甩来30万元,与他即将开始的中纺调查有何联系;甚至省委的态度究竟如何都构成了全书的”纠葛“。这些”纠葛“的解决,都是读者渴望得到答案的,这部长篇小说的审美情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获得的,并且通过作家对这些矛盾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有力的把握与处理,读者正是随着这一个个矛盾的解决,从中获得对以上我们分析过的作品社会内涵与人生内涵的参悟。
(二)依靠情节的力量。过去我们对情节的理解较多地强调了是人物性格的历史,而常常忽略了它本身就有推动故事发展的需要。张平显然深知其理。他正是通过情节的曲折性,帮助了刻划主要人物李高成性格的复杂性,揭示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的。《抉择》的情节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而对工人“闹事”,李高成要调查,妻子警告,严阵把电话打到党委常委会上,也是警告。李高成终于下决心派出调查组,妻子却为他收下30万元的红利,他仍执意要调查,就又有严阵的电话警告,和他妻子收下30万元红利时做了手脚的录音带,造成他接受贿赂的假象,又有结果没有问题的假调查报告,而且处理中纺的权力仍掌握在严阵手里,待到李高成仍没有退缩之意时,中纺突然宣布要“破产”,直至省委终于采取断然措施一举收审了腐败分子,全书的情节波澜方才靠“突转”的手法最后完成(这里要指出的是,作者在高潮后又跌宕一笔,成了人民保卫李高成之举,用来检验省委的反腐败是真是假,似乎有些画蛇添足之感)。在阅读全书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情节是波连波,浪赶浪,然而却是看前波不知后波,知晓了前浪却不知晓后浪,这种神秘感就使故事本身富有了生动性和丰富性,使得读者的心绪富有波澜。《抉择》如果没有这些情节骨架的支撑,所有的生活场面以及所有世态与心态的描写也就失去了依附,难以构成现在比较完整的宏篇。
(三)悬念的运用。“悬念”是建立在对文学接受者的心理特征把握上的,也是叙事文学的一种艺术经验。张平在《抉择》中运用了“悬念”的技巧,只不过这种运用不像古代小说那样,可以脱离开规定情景和人物行动而纯属“卖关子”的形式主义作法,而是将它融汇于人物命运和事态发展中。比如,中纺领导班子是李高成精心安排的,怎么会这样快就集体腐败了呢?他们怎么会如此大胆?上面还有什么人是他们的后台?李高成调查中纺的工作步骤,为什么严阵了如指掌,总在他行动之前就已经有了制约他的措施?他的妻子吴爱珍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在情节发展中,也就是在李高成的际遇命运与性格发展出现的悬念中。这些悬念是作者在叙述中运用的戏剧法的悬念技巧,这些技巧在读者心理制造了疑团、期待的阅读效果,也是作者编织故事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我们进行了以上三个方面论述之后,我以为还不要忘记了张平逐渐形成自己风格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作者主观的介入。如果从审美风范上说,小说分倚重客观与倚重主观两大类的话,那么,张平属于后者。他的小说中,作者主观介入的程度是少见的。主要表现在他的主人公从始至终的内心独白,这种内心独白,一是在理性观照下进行的,它直抒作者胸臆,扩大了思维空间,突出了作品的题旨;二是许多段落的内心独白,简直就是主人公的灵魂拷问,不仅增强了主题的深度,增强了对生活的穿透力,而且也增强了这一形象对读者心灵的艺术震撼力。但也要指出的是作者在发挥这一长处时,亦有“过度”之处,这就带来较多的内容重复,显出冗赘之弊。这些都会破坏艺术的表现力。我以为,这值得作者再细细运思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