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页)
由留住自己的人才好。
今日景德帝要定下派员名单,偏赶上林海在御前当值,李大仁只在值房候旨。还好秦王这里有个刘贵妃,算着时辰,旨意也该拟好了,方借着本就身子不爽利的王嫔让景德帝回转后宫。却不料林海的桌案上一片空白,让李大仁白跑一趟。
转过天来,太子和秦王各自有人手被派往遥远的英吉利出使,两方喟叹之余,又被景德帝另宣的口谕吓破了胆。
却是朝会之上,景德帝将太子和秦王都骂了一顿,又道李大仁私自窥探圣意,论罪当诛,念其曾为秦王的老师,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竟夺了官职流放西北;又道林海擅离职守,一样要论罪,念其初犯,且过往有功,便罚俸半年了事。
这一下,无论太子还是秦王,都消停了不少时日。
而王嫔虽呕血不止,但那日景德帝亲往探看,竟不久就停了呕血,到底捡回一条命。只是她这一回太伤元气,此后便如当年的秦淑妃一般,常年卧床,到让司徒逸对司徒远心有戚戚焉,每每进宫向景德帝请安,总要看看七弟方才离宫。
林海也知徒景之拿他这个平王的人做棋子,正好用来试探朝中各派,他知这是上位者必然之思,且终究景之不会对如海不利,便也不恼。趁着徒景之私下里对他越发温柔小意的时候,先是勒索了此后让徒景之多少多少时日不能翻盘的乐子,又道自己没了俸禄,徒老爷就得辛苦养家。徒景之为了给林海赚回俸禄钱,参照着英吉利贡上的海外瓷器,费尽心思设计出了几种琉璃珍玩,让彩工坊赚了林海半年俸禄百倍千倍都不止的银钱之类,也不用多提。
只是到了景德三十一年的深秋,从扬州传来的一封急信,让林海失了阵脚。
==================
作者有话要说:嗯,基本上,林慎代替黛玉哭了……就这样。
我更啦!小软糖童鞋,你在哪里~~~~~~
63第 63 章
第六十三章 丁忧江南(上)
林谨知自夫人杨氏去后;因过于神伤便有些精神不济,甚至为了在姑苏看着处处都是夫人曾经生活过的痕迹便觉得心酸;乃至举家搬到扬州长住。后来儿子林海高中探花;又娶得佳人;更兼得了孙子;让林谨知总算老来慰怀。却是他本是南人,当日被朱轼一力撺掇着北游;虽是看到大好风光;却也落下病根,待回转扬州不久;凡赶上阴雨绵绵;腿脚走起路来便觉得吃力,又时常头晕目眩,不得不卧床休养,连孙子出生这样的大喜事,他也只能遥贺,单凭着林海的信里想象孙儿的模样。
然而人生大事一一得偿所愿,却又让林谨知失了心里支柱,身边虽有朱轼一力开解,他的身子骨却仍是一日日虚弱下去,渐渐竟至药石无用的地步。
待到景德三十一年入秋的时候,得了金姨娘有孕的喜讯,林谨知总算把林慎身子太弱恐怕有个不好的心思淡了些,却是喜气上头,让他一时眼前发黑晕了过去。等到醒来时,非但半边身子动弹不得,就连双眼也看不见了,竟是个中风不能治的症状。
朱轼连忙给林海去信,却是毕竟天京城与扬州相隔遥远,那信快马加鞭,甚至动用了锦衣府的车马,送出不到半个月,刚到林海手中,那边林谨知已然去世。
林海这边接到信,也觉出不好,这几年林谨知的信多由朱轼代笔他是知道的,但从来都是以彩工坊的商铺路子来回送信,这回却动用了锦衣府,可见情势之危急。林海见朝中如今局势稳定,公务上徒景之也并无什么着急上心要办的;私下里,彩工坊为兵部配置的连发火枪也有了研究模样,以后靠的就是那些老师傅们的探索,他最初的那些理论已经没了用武之地;加上家中金姨娘胎位稳定,贾敏和林慎也算一切安好,便要告假,带着几位太医赶回扬州。
徒景之对于林谨知并无什么印象,不过终究是如海的父亲,虽然不舍得让林海回南,也强打精神,让张友仁从太医院里挑几个得用的好与林海一起回南。他面上不说,心里却惦记着这回林谨知只怕不好,又转过身吩咐随林海一起回南的金堂夫妇,若是林侯爷有个不好,千万看顾着林海的身体,不要让他过于悲伤。
却是红菱年纪大了,且她本是林海身边一等一的大丫鬟,在贾敏没嫁过来时她与紫苏打点林海的日常起居,待贾夫人入了门,她的地位便有些尴尬起来。贾夫人乃是正堂夫人,手段又高明,既得林海尊重,又把持了管家大权,没多少时日紫苏便被发卖,虽然红菱也知林海暗中将紫苏买下送回江南,却也有了些兔死狐悲的心思。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