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青铜剑也很少流入民间,所以诸人现在要亲眼看见这种超长青铜剑的铸造过程,不禁都是大为振奋。
众人围着几名聚精会神地打造着青铜长剑的工匠,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而工匠们虽看见扶苏等人,一则不知是谁,二则有严酷的军法管束,却也不敢稍停,只顾埋头工作。扶苏等人看了半天,也只是茫茫然不知所以,根本看不出到底秦剑为何锋利甲于天下的同时长度也竟然甲于天下。
没办法的扶苏只好走到一边的兵器架上取下一支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剑半成品,仔细地打量起来。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扶苏看了半晌郁闷地摇了摇头,毫无所得,而无伤等九人则好像若有所思的模样,但兴奋中却也带着一线茫然,看来他们也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扶苏于是郁闷地问詟道:“工师,为何关东六国的青铜剑只能在二尺六寸以内(六十厘米),而我秦国的青铜长剑却可长达四尺以上(九十厘米)呢,这是何道理?”詟见扶苏迷惑不解,不禁自豪道:“那是当然,我国的青铜剑铸造技术是当世最先进的,也有不传之秘的。公子请看!”詟便给众人讲解了起来。
“铸造最好的秦剑,青铜和锡的混合比例是关键。刚才我已经给公子讲过了,四分青铜一份锡的比例下金水的坚硬程度和柔韧性将达到最完美的程度,这是秦剑锋利与否的先决条件。而要想秦剑超过一般常例,达到二尺六寸以上,秘密就在于秦剑的外形上,公子请看:从剑柄到剑锋处有二寸又二的长度,叫做剑格。可以看出,剑格比其它地方宽且厚,这种设计便是为了增强剑身根基的牢固性;而由剑格到剑锋处,兰叶形的剑身便逐渐变窄,两锋之间呈垂直的顶角,且剑身有八面。紧接着便是内凹的一个束腰,束腰之后又逐渐加宽。其中束腰对两刃八面的秦剑的长度十分重要,可以起到‘风槽’的作用,从而增强刺杀的速度和力量。同时,剑身宽的地方厚度减薄,剑身收束的地方厚度加大,宽同厚的程度可以说是按相反的方向来变化。这复杂的外形,既可以使秦剑的受力部分得到加强,而又保持了一定的弹性,同时剑身也不会过于沉重,极有利于近身格斗。这便是我秦剑为何能够长达四尺以上的绝密技术了!”
“噢!原来如此!”众人一副明白了的表情:看来秦剑的制造技术还真是复杂得不得了啊!扶苏于是便将身旁的超长秦剑半成品取过,对准身边的一块废木块一剑劈下,“喀嚓”一声剑到木断,足有两寸多厚的木块在秦剑的威力下竟是如此的脆弱,要知道这还不是完全的成品呢。扶苏一行人不禁有点呆若木鸡。
“好剑,好剑,不输于一般的陨铁长剑啊!”扶苏和众人赞不绝口。要不是扶苏现在已经有了‘豪曹剑’,想必会挖空心思从这里捞几把最好的长剑带回去。扶苏心中忽地想道:历史上荆轲刺秦王时,相传秦王拔出青铜长剑来只一击就将荆轲击得重伤倒地,可见青铜长剑搏杀之利。显然目前秦国的超长青铜剑已经将青铜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攻击力自然也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壮哉,巍巍大秦,铁血雄师!
众人又恋恋不舍的浏览了一遍秦剑匠房后,这才一步三回头的随着詟走向另一个匠房而去,众人一时都十分期待能够有新的惊喜。
第三匠房:弩箭房。
一进入第三匠房,众人不禁立即感觉到凉快了许多,显然是这间匠房不是打造那种大块头兵器的。众人抬眼一看,果然如此:房中上千名工匠也分成两拨,一拨在制造弩弓、一拨在制造箭矢。众人立时想了起来,秦弩之精同样甲于天下,它们究竟又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呢!?
众人立即在房中观察起来。在房间的东南一角,扶苏一行人发现了一排完成的弩弓成品,从大到小分成三种。小的弩臂和弩弓的长宽都只有四十多厘米;中等的长宽则都有近一米;而大型的就厉害了,完全是一个重型弩机的形状了,卧在那里简直就像一群盘踞的猛虎一样寒气森森。
扶苏精神上来了,拿起最小的一个弩弓,问詟道:“工师,这么小巧的弩弓射不了多远吧?也是我秦国所用?”詟闻言不敢发笑,只是恭敬地道:“确为我秦国所用,只不过这是骑兵弩而已。由于骑兵马上做战不便,当以轻巧为佳,所以工造才制造出这种小巧的骑弓弩供我国骑兵之用。公子不要小看此弩,此弩可以单手装箭并发射,极为简便。而且射程也可达到一百五十步之远(一步基本相当于一米吧)。端得是厉害非常,我国骑兵也是完全依靠此弩才能和赵国的游骑相抗衡!”
“噢,原来如此!”(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