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把大寨精神推向全国,怎么样?”他听后一愣,忙说:“总理,我文化水平不行,实在是当不了,我不当这个副总理!”周总理态度严肃地说:“看你永贵,你是不是党员?是党员就得接受党的安排。现在,中央的斗争这么激烈,你不参加,别人也得参加,你还是干吧!”
他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是可以把农村户口迁到北京来的,也是应该拿国家工资的……但是他没迁户口,也不拿工资,仍然保持农民的身份。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事。
他先后辞去了省、地、县的领导职务……他长叹道:“唉,老虎吃人有躲闪,人吃人可没躲闪啊!我不会写文章,就算会写,一个当过副总理的人,又怎样和人家争辩呢?”
第四章 晚年生活(1980年-1986年) 241
他说:“我一没有为个人,二没有为孩们,我一心一意为国家为集体,世世代代祖祖辈辈没有罪,死后总有人为我说话哩!”
当家属推门出来时,电梯已经在12层守候一个多小时了。开电梯的女同志摸了摸骨灰盒,呜呜地哭了:“我,我这是最后一次为陈老开电梯了。”她哭得浑身颤抖,摸不着启动的按钮……
附录
一、回忆父亲陈永贵 陈明珠263
二、陈永贵讲话摘编 287
三、陈永贵生平年表 314
四、今日大寨 318
主要参考书目 333
后记 334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止无休的奋争。传记中人的生涯,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的膝上休息一会儿吧。他们会安慰我们。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毋须探询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就在他们的行为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法]罗曼?罗兰
序一
春梅:
你好!
我向你表示真诚的祝贺,你不愧是陈永贵书记的好孙女儿,你辛苦了!
我朝思暮想着能有一天见到一本真正能展现陈永贵本来面目的书,今日终于见到了。这几天我忙里偷闲,关起门来一鼓作气读完了你的全稿,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写得好,写得真好!读这本文稿不多会儿就又把我带回到了那个深邃奥妙的时代。我是你爷爷一手培养长大的,那个年代的我是那么单纯,那么活泼,那么爱干事,就是有一位尊敬的长辈支持着我,帮助着我,教我步入了社会。踏着老书记的脚印,一事一事地做,一步一步地走,正如大家所说,郭凤莲比过去成熟多了。
今日,继承着陈永贵书记的事业,办着他想办而没有办完的事,走着他没走完的路,承担着他没有完成的任务。我是这样的,大寨人也是这样的。
今年是陈永贵逝世二十周年,我在纪念会上发了言,这篇发言稿是我自己亲手写的,由于我没有读过多少年的书,所以我想表达的心愿始终是有限的。但是,我讲的都是肺腑之言。
我期盼着这本书能早日与众见面,让人们再认识认识陈永贵的一生吧。
致礼
祝你成功!
2006年7月10日
郭凤莲陈永贵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思念、无比崇敬的心情,纪念老前辈、班子领头人陈永贵同志逝世二十周年。首先,我代表大寨村党支部、大寨村民委员会以及全体群众对各位来宾表示感谢!
时间在飞速逾越,不觉二十年过去了,二十年来大寨人无时不在怀念我们的老书记陈永贵同志,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铭刻在大寨人的心中,历史真像梦幻一样,一幕幕演绎着人生长河震撼人心的故事。陈永贵同志的故事充满着艰辛、汗水和心酸。他是矗立在虎头山顶上的巨人,他的业绩曾使这片无声的净土发出震撼的声音,他是一位罕有的无私奉献者,一心为公,为老百姓谋利益的人,他为大寨积聚了永久的财富,他赢得了代代大寨人以及中国乃至世界人士的关注和尊敬。是他改变了大寨贫穷落后的面貌;是他早期创建太行山区新农村的典范;是他创造了中国农业历史的奇迹;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