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何,你才肯放下她?”夫人一边摸着泪,一边对着躺在床上毫无生气的儿子问道。
“……”
“郁儿,你回答娘亲,要如何……”
“除非我死。”
夫人怔住,随即泪如泉涌,“你死了,你让娘亲与爹爹如何是好……”
“如果她死了呢。”一直沉默地站在夫身后的他忽然开口道。
郁儿将头转过来,漠然地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如果她死了呢,你要如何?”
“那么我也一同而去。阴曹地府太阴冷,我要去陪伴她。”
儿子坚定地回答道。
然而他有把握说通儿子。毕竟如果活着,那就是真真切切的执念,永不可背叛的承诺。而死了,执念便不攻自破,承诺便也不算遭遇背弃。
到时一切纠纷,便可自然而然的推脱到命运无常的头上。
那时他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提及生养栽培之恩,敬老孝廉之德便可。郁儿不是不讲理的孩子,他终会爱惜自己的命,以报答父母的苦心。
至于百年之后,在另一个世界,在阴曹地府,郁儿再想去找那女人与否,又与他何干。
由此一来,他既是保全了自己的儿子,也保全了身为父亲的颜面。
那女人,是叫苏小小罢?
苏姑娘,久仰大名。老夫便前来,会会你。
红尘百戏,世事沧桑。驳了谁的心意,拂了几段深情。
番外:碧海青天夜夜心
1。
为何是他?
这是他时常追问自己的一句话。
无奈,愤懑。疑惑,侥幸。绝望,悔恨。
为何心怀抱负却家境贫寒的不是别人,而是他?
为何路遇劫匪被抢去银两的不是别人,而是他?
为何在诗会上一举一动一直被她默默关注的不是别人,而是他?
为何被打听了过往,而后受邀相助的不是别人,而是他?
直到他不负所望,一路杀进殿试,一举夺得状元称号,与百位老臣同朝为官,被同僚惊叹长相酷似宰相第三子时,他才明白一切缘由。
他不知要用怎样的词语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只是又习惯性的发问,为何长得如此像那人的不是别人,而是他?
又为何……为何,自己爱上的,不是别人,而是她……
2。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往后的日子里,也未曾见到过。
不谈过人的才情相貌。撇开这些,单看性情,她好似一汪宁静的湖泊,吞纳着吵闹喧嚣,狂风骤雨,却不起一丝波澜。她高兴了,湖水便清明澄澈,她哀伤了,湖水便浑浊不堪。
她的喜怒分明,却永远是一个人独自消化,从不打扰他人,影响外物。
这般的女子,不该是这般的命运。她应是江南春雨里杏花树下思念着心上人的小家碧玉,应是塞北秋风中骑着骏马奔腾的英丽少女。
这般的女子,时刻都紧紧吸引住周围人的目光。
他也不例外。
待一切打点妥当,进入正轨,第二年深春,他寻了个机由,重造余杭,只为见她一面。
此次前来,他有的是时间。他想,倘若她愿意,他可陪她重游余杭,倘若她愿意,他还可以邀她来建业游转。倘若她愿意,他还可将她接至自己的府邸,让她成为那里的女主人。
见了面,要说些什么呢?
……一别经年,你可安好?
……好久不见,可愿湖心亭一聚?这次,我们一同饮酒罢。
……此次去建业,发现那也算是个好地方。不知你可有时间,一同与我前往?
……
他从来都不是喜爱交流、善于表达自己心意的人。如果可以,他更愿意一生都呆在书房里,与世隔绝,读遍天下书籍,思量乾坤万物,于天地一角运筹帷幄。
可是对她,他总觉得有些话定要表达,否则,错过了,就将是一辈子的遗憾。
如果不说出口,或许就算哪一日他的愿望实现了,坐在那里的自己,也看不进任何书,思考不了任何事。只因心中放不下她。
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晚了一步。
西泠湖的桥侧矗立的,早已不是佳人,而是一处孤坟。
他不可置信的走上前,一步一步。他睁大双眼,想要奋力看清墓碑上的字迹,一边颤抖着用手抚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