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锦官城外柏森森(第1/2 页)
第三天的旅程从武侯祠开始,张平安他们吃完早餐,来到了武侯祠。如果你是一个三国文化迷,那么成都武侯祠就是一个必打卡的圣地。
武侯祠,成都的灵魂之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庙古建筑群,也是蜀汉开国君主刘备墓所在地,有蜀汉文臣武将的雕塑群,是欣赏川派古建筑的绝佳去处,也是川西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抗日名将刘湘墓园也在此。
还是第一次知道抗日名将、川军总司令刘湘的事迹,他的名言“抗战到底,至死不渝”,激励着官兵与日寇决以死战。
成都武侯祠,这座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的庙宇,不仅是纪念诸葛亮的圣地,更是三国历史的活化石。
走进武侯祠,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古祠的每一砖每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诸葛亮的传奇故事。从孔明庙到诸葛祠,再到丞相祠,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民众对这位蜀汉丞相的深深敬仰。
武侯祠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历史和文化,更在于它的建筑和艺术。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传统的庙宇特色,又有明清两代的独特风格。
汉昭烈庙的硬山式屋顶、朱红大匾、明代石狮,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成都人对武侯祠是有一份专属记忆的,不管时光如何流逝,它都在那里,明亮,清晰。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全国建有八个武侯祠,陕西有两个:岐山武侯祠、勉县武侯祠。但成都武侯祠最着名。
成都武侯祠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组成的三国历史遗迹区,川军抗战将领刘湘陵园为主体的西区和体现川西民风民俗的锦里民俗区三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在四季更迭的岁月里,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色彩和韵味。然而,浅夏的武侯祠红墙,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那红墙之上,斑驳的光影里,隐藏着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仿佛每一砖每一瓦都在低声吟唱着古老的故事。
“诗圣”杜甫在《蜀相》中写道: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入眼的那些参天大树,翠柏森森,一棵棵百年古树挺拔翠绿,海棠花尽情绽放,草长莺飞。正如唐代杜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令人叹为观止。
张平安他们穿过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古朴气息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让人油然产生一种肃穆的感觉。
唐代杜甫有诗“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走过两旁耸立着六通石碑的步道,刘备殿就坐落在其中,四合院式建筑,精巧别致。上方悬匾大书“明良千古”四个大字,意为“明君良臣,千古垂范” ,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殿上高悬“千秋凛然”四字匾额。正中坐落刘备的塑像,高大坐像中看出一股逼人威严的气魄,牌位上写着刘备的谥号“汉昭烈皇帝”。彰显出刘备重视人才,求贤若渴 “三顾茅庐拜隐师,隆中对策析俱时”,大义凛然的气派。
东偏殿为关羽塑像,两米多高,全身贴金,红脸,卧蚕眉,丹凤眼微闭,神情威严,头戴冕旒,作帝王打扮,英明神武,威武雄壮,令人钦佩。
左边是张飞塑像,浓眉大眼,炯炯有神,栩栩如生,看起来就有一股让人毛骨悚然的感觉。这里香火鼎盛,烟雾缭绕,敬香者络绎不绝。
走向西壁通廊则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些名句诵着千古,忠诚执着的浩然正气,气贯长虹,浑然有力,宏豪大气,颇有神韵,吸引着众多的眼球。
走出通道,墙外挺拔耸立的翠竹崎崎。孔明苑独立在此,大红门院落,殿宇宏敞开朗,殿堂肃穆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君臣之礼,是整个武侯祠的聚焦点,引人入胜。
缓缓步入诸葛亮殿,供祀着诸葛亮的贴金雕塑坐像。他羽扇纶巾,神态儒雅自若,形态庄严气派,表现出那种“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的镇定与从容,更显得威严自生。
看着军师端坐在那里,仿佛在听取下属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