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1/4 页)
高逑道:“童公公说得是,老臣何尝不知道见圣上不是那么容易的。今日请公公来,不过是为了公公能够通传一声。如果圣上一高兴,愿意见各位英雄,那样就最好了。”
童公公沉吟道:“这个么,倒好办。只是圣上一高兴,说说还可以,真要圣上高兴,又岂是那么容易的。再说圣上也不会一高兴就随便见什么人。”
这时候冬之野抱拳道:“这个容易,只要公公跟圣上说一声,有一个老朋友带了一句话,‘圣上,人走了,你出来罢。’圣上一定会见我们的。”
童公公瞪着冬之野道:“总政委确信圣上听到这句话一定会见你们?”
冬之野狠狠地点了几下头:“在下确信。”
童公公笑道:“这样就好。不过如果圣上还是不愿见,那可怨不得咱家。”
小李白陪笑道:“公公客气,怎么能怨公公呢,那时候还得烦请公公多帮忙。”
童公公点点头:“好吧,咱家就试试。最好圣上听到这句话就能见各位。省得咱家再多跑几趟了。”
小李白道:“正是这样。虽然能够认识公公很高兴,老是麻烦公公也不好。”
童公公笑道:“客气。各位能够得到高太尉抬举,咱家也很敬仰各位。咱家不是怕自己麻烦,而是希望能够早日帮到各位,也让咱家心中一块石头早日落地。”
小李白感激地道:“公公如此热心,请再受我等一拜。”
大家纷纷打躬作揖,童公公摆手道:“折杀咱家了,折杀咱家了,各位随和一些。嗯,咱家这就进宫为各位通融通融,请各位静等咱家的好消息。”
言罢,轻飘飘一个转身,径直向门外去了。
冬之野叹道:“人言童公公权倾朝野,一直以为他一定不可一世,没想到竟是如此古道热肠。”
高逑笑道:“这是童公公敬仰各位英雄。若是换了别个,童公公正眼也不愿看他。”
小李白道:“如此说来,童公公倒真是我等一路人?”
高逑道:“童公公幼时出身武将世家,可惜家道中落,不得不入宫。入宫之后那驰骋疆场之心,一刻也没有消停。可叹啊,如此雄心壮志之人,竟是如此光景。前次若不是童公公极力在圣上面前说道各位好处,恐怕以老臣之力,还说不动那帮又臭又硬的文人。”
小李白感激道:“如此说来,童公公倒真是我等的福星了。这中间也多亏太尉在中间周旋。”
高逑道:“倭寇猖狂,老夫幼时曾听得前人说过。值此国家多事之秋,我等自然要同心戮力,共襄抗倭义举,方不辱没我等之名,也才能保国保家,不至于殃及池鱼。东南之地,今后要多多拜托各位了。”
小李白慨然道:“太尉请放心。我等肩负大任,一定不负所托,定要保中土周全,让那小倭寇有来无回,灰溜溜回家呆着。”
忽然听得门外道:“圣旨到。”
高逑大喜,带着我们迎到门外跪拜接旨。
却听黄门官宣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小李白、李菲菲、张好古、冬之野等人,前者共谋抗倭,上体天心,下安生民,义举煌煌。今日着宣高逑领尔等入宫,共商大计,钦此!”
第七卷 塞外烽烟
第一百三十二章 … 见皇帝
跟着高逑来到皇宫。有了他和黄门官在前面引路,一路上畅通无阻,很快就见到了皇帝。
皇帝这时候正在御花园里,摆着一个紫檀木的案子,对着枝头作画。黄门官见他作画高兴,也不敢去打扰他,垂手站在御花园入口,等着皇帝把画作完。我们见他如此,也是屏气凝声,不敢弄出声响。
那皇帝仿佛背后长了眼睛,朝后面挥挥手道:“带他们进来吧。”
我们跟着黄门官进了园中,跪拜而呼万岁。那皇帝道:“不用多礼,都起来吧。小李白卿家,既然慕太白之名,且来看寡人画得如何。哦,各位卿家愿看的也过来看看。”
黄门官为难道:“这。”
那皇帝依旧不回头:“这些卿家都是来找寡人做任务的,任务没有做完,你还怕他们杀了寡人不成。”
黄门官无语,让在一边,做出一个请的架势。高逑当先带着我们环着皇帝背后看起他作的画来。那画上几只小鸟,纤微毕现,栩栩如生,仿佛正在枝头嬉戏鸣叫。满园春色,跃然纸上。
小李白由衷赞叹道:“好画。”
那皇帝继续落笔,一边问道:“小李白卿家,寡人的画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