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3/4 页)
过三月,竟胖了一圈。嘉宁公主见李凤山无所事事,心下不满,说道:“驸马,明日我去求父皇,调你去兵部,换个做实事的差使,学伊五哥,真正的为国效力。”李凤山笑道:“愿遵公主安排。”
嘉宁公主正要入宫面圣,却得宫中太监来报,皇帝驾崩。嘉宁得讯,痛不欲生,和李凤山一道,速到宫里治丧。皇帝大行之后,宫中白鹿随之不见,众太监大惑不解,但太子素来不好仙道,众太监齐皆缄口不言,省却一大麻烦。太子承继大统后,即大赦天下,就在先皇灵前,革去施明宗一应职位,抄家清算。施三才斩于西四牌楼下,枭首十日,京师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张灯结彩,和春节齐贺。施明宗晚景凄凉,“死时寄食墓舍,不能具棺椁,亦无吊者”。并在宣纸上写下:“平生报国惟忠赤,生死从人说是非”的遗言,后掷笔于地,撒手人寰。(据后来考证,奸贼死于河南息县王岗,弟子王天官掩护送终。)
施明宗离开内阁,张濯丁忧,石崇高升任首辅。石崇高心思慎密,善于隐忍,表面清正廉洁,实则贪腐不下施贼。又得王高直相助,将朝中诸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颇得百官赞誉,新皇见石崇高才德俱佳,自然委以重任,视为股肱。赐石崇高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进太保。王高直得石崇高举荐,任兵部左侍郎,正三品。
时正新春佳节,新皇登基,朝鲜王派使臣入京进贡。明洪武二十五年,高丽大将李成桂把高丽末代王恭让王撵下台后,奉大明为 “正朔 ”,并向明皇称臣纳贡,此后代代相继。此次朝鲜国王遣王子海河君李津、参将朴实圭、正尉李芳元等,领使臣三百余人,进贡礼物无数,前来朝贡。
新皇刚刚登基,朝鲜第一个来朝,当即龙颜大喜,便令身为鸿胪寺卿的妹夫李凤山,派部属前去山海关迎接朝鲜王子。李凤山得令,虽然此事他不必亲往,派鸿胪寺左少卿、石崇高的公子石元佑前往便可。但这石元佑,却是个糊涂至极的人物。在任上多年,除了吃肉喝酒,诸事不理。李凤山上任时询问石元佑,说道:“石大人任少卿多年,想来公务通晓,我初到任上,诸事不明,日后还望多多指教啊。”石元佑见李凤山提问,愣了一愣,说道:“我、我、我也不知道如何应付公事的啊?”
李凤山奇道:“那么石大人这许多年的少卿是负责什么的呢?”石元佑愁眉苦脸道:“整日里皆有人请我吃饭喝酒,这样看来,我可能负责吃喝的官员。”李凤山见石元佑如此糊涂,深不为满,又问道:“石大人既然是专司吃饭饮酒的,可记得日里饮了多少酒,吃了多少菜啊?”石元佑闻言,眼珠一转,反责道:“如此愚蠢的问题,你身为鸿胪寺卿,居然来问我。一日三餐,有酒有肉,只管肚饱,不管多少。”
(本书新浪网更新地址://vip。book。sina。/book/index_115400。html,若要转载,请与作者冰原画蝶联系,QQ:460334039。)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十八章 迷案(中)
李凤山被气得瞠耳结舌,不知所措,见了糊涂至此的官宦子弟,身居高位多年,居然连做什么都没弄清楚,真是岂有此理。石元佑虽然无能,并不仗势欺人,与下属和睦,也不受贿,有酒有肉,自安之若素,故而也不招人厌烦。既有吃肉喝酒之特长,日常便代李凤山陪客,李凤山省却应酬,也乐得回府相伴公主。于是便忍了石元佑,不与其计较。现下朝鲜使节前来呈贡,兹事体大,事关国体,马虎不得,若派石元佑出迎,没的弄出笑话不说,不懂规矩,招致误会,便失了国体。当下只得提了梨花枪,和右少卿马元旺率随从一百,前往山海关迎接。
山海关古称榆关,明洪武十四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地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关内有总兵秦宝和镇守。海河君李津乃朝鲜国王庶子,虽然不是嫡出,但颇得国王宠爱,故而派其前来大明献贡,可见其地位在诸王子中,颇不一般。李津武功不俗,师从随行参将朴实圭,朴实圭乃朝鲜刀法名家,武功出众,指导朝鲜诸王子武艺。尤其正尉李芳元,乃军中武林高手,曾打遍朝鲜全国八道无敌手。二人随李津前来,一是保驾随行,瞻仰大明皇帝天威;二在国中,久闻侠义盟主伊愿武功天下第一,震得东瀛天圣武士丰泽行在泰山擂上不敢出刀,也有想向其比试之意。
李凤山早早在山海关前等候,按路程计算,李津应于一个时辰前到达山海关,可过去两个时辰,却不见一名朝鲜人。李凤山心下疑惑,便和山海关总兵秦宝和言明蹊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