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页)
得贺长风一鳞半爪,但面对强敌昼夜攻城,先已胆寒。当下学习海宁守城经验,命令全城百姓,齐上城头,就用辣椒石灰包抛砸。
这一招果然厉害,鞑靼擅长硬拼,攻城策略不多,这掺了剧毒的辣椒石灰包,专害人眼睛。士兵刚爬上云梯,辣椒石灰粉铺天盖地,打将下来,少不得眼睛沾染少许,痛不可忍。过不一刻,双眼盲瞎,便成废人一个,损兵折将甚巨,只得收兵计议。
方龙仪打退鞑靼进攻,也是心有余悸,因为宣府食不多,若鞑靼围城日久,城中断粮,便不攻自破。当下唯有派出信使,急催朝庭派兵来援。却说丘仁义守大同,面对鞑靼日夜进攻,虽然勉强守住城池不失,颇是左支右绌,力不从心。危急之时,思得一计,他是山西代县人,有一侠客朋友,这朋友姓张名合武,是大漠大风城主。张合武武功高强,年约三十四五,擅使一把长剑,名为麒麟牙。城中有千余名好汉,专在大漠里抢劫富商驼队,以剪径为生。当下丘仁义修书一封,趁黑派三千骑兵出城劫营,趁鞑靼兵大乱之际,将信使送了出去。
辛达见久攻大同宣府不下,心下焦急,便找张文锦商议破城之策。张文锦武功不俗,又谙熟兵书战阵,当下心生一计,说道:“王子,大同城内守卫,叫丘仁义,此人虽然勇猛,但谋略不足,我等可以让数千兵士,换上明军兵服,待到入夜,从阵后袭来,诈说是宣府援军,必然可赚他开城。”辛达闻言大喜,着其依计而行。
是夜三更,果然鞑靼营后杀声震天,无数兵士高呼宣府官军来援,让丘仁义打开城门,里应外合,大破鞑靼。丘仁义闻言大喜,提了三千兵马,打开城门,便要接援军入城。守城老军,在城头望见那队官兵虽然大声呐喊,并不与鞑靼真刀真枪交战,疑点颇多,当下急向丘仁义言明,丘仁义恍然大悟,慌忙调转马头,回城坚守。假明军杀到城前,城门刚闭,城头即刻下起箭雨,射死一片,张文锦计败,只得悻悻回营。
若非老军提醒,大同城便被鞑靼所破,鞑靼对明军坚守不降的城池,历来奉行屠城战略,城破之后,大同必定一片废墟,尸横遍地,杳无人烟。当下丘仁义冷汗直流,命令全城百姓,齐上城头,轮班守御,誓死守住大同。
大同、宣府和右玉被鞑靼重重包围,太原近在咫尺,并不发兵来援。京师也早得奏报,但因鞑靼以往侵袭,只抢掠钱物人口,不久自行退回。现下情势,谅来不会例外,故而兵部并不派兵。方龙仪坚守数日,见无一名官兵前来,又写信给施明宗,陈情鞑靼此次来势汹涌,有攻城略地,长住不走之意,今次不同往日,朝庭务必引起重视,应发大兵速援。施明宗得信,不敢疏忽,立即去西苑奏报皇帝。皇帝因有前朝土木堡惨败先例,面对鞑靼,不想轻率出兵,训道:与鞑靼交战,兵精为上,兵多反受其累。浙江胡莫言,以数千兵力,打得数万倭贼溃不成军。尔在宣大,陈兵二十万,还要朕发兵支援,真是岂有此理。若然宣大有失,唯你是问。
施明宗悻悻跪退,惊慌不已,回府急与其子施三才商议。施三才道:“父亲,您不必焦虑,此事只要与张濯协商,他自然有计力保宣大不失。”施明宗大喜,急与张濯商议对策。张濯虽然不齿施明宗为人,但心系国家安危,不能因小失大,当即提议杨实甫官复原职,仍为宣大总督,方龙仪调任兵部侍郎。杨实甫颇有谋略,才高八斗,又经略宣大多年,熟知鞑靼战事,自然可解边患。施明宗闻言,依计而行。
杨实甫赋闲多年,无日不思报效母国,扫除边患,一朝得了张濯举荐,官复原职。大喜,当即率骑兵一千,杀至宣府,与方龙仪换了印信,发动全城兵民,拼死防守。又组织大刀队,不时夜袭鞑靼大营,打得辛达火冒三丈,又增派了五万精兵,宣府城外,便有十万鞑靼大军,日夜攻城。但杨实甫深谋远虑,又心志坚毅,远非方龙仪可比,设计了数十种守城器械,这些器械匪夷所思,打得鞑靼叫苦不迭。如精铁网和水龙枪,鞑靼兵攻城,刚爬上云梯,兜头罩下一簸箕大的铁网,网内有许多尖刃,网把长约一丈,一网兜将下来,云梯上鞑靼兵一个不留。鞑靼兵用冲车攻城,冲车冲到城前,水龙枪喷出数丈长的有毒沸水,射得车内兵士,皮溃肉烂,齐齐送命。辛达一时拿宣府无可奈何,只有分兵五万团团围住,先攻下右玉作为驻地,与明军打持久战。如此右玉压力大增,又无官兵来援,李尚威唯有拼死防守。
却说伊愿围攻玉带山,派兵四面攻打,玉带山有方青狮坐镇,手下又有狮虎兽等众高手,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损伤,势成僵局。胡莫言得张濯急信,知道大同右玉危急,当下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